【明報專訊】最近讀一篇《金融時報》的文章,作者John Kay指於1896年的時候,奧林匹克馬拉松選手完成賽事需要近3小時,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選手可於2小時內跑畢(編按:現世界紀錄為2小時03分23秒)。如此顯著的進步源自不斷改進的技術、有系統的訓練、飲食有序,以及小心的步速,不斷累積的知識或多或少令我們更有成效。
全球化下 各產業優勢互補
不斷擴展的市場亦可帶動成效,全球化促進專業化,以及汲取各地區的相對優勢。我們的學習能力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進步非源自只重複做好同一件事,而是以不同的形式去達至同一個目標。
我們這個時代的真正英雄,是一班看到信息可以光速傳送的哲學家,以及知道做好一件事的最好辦法——企業家,他們更可令事情簡單化。不過,歷年來,我發現企業為提升產能,試圖通過減省人手及搾取工人,脅迫他們工作更多、工時更長,工作所承受的壓力或已超過個人可承受的程度。
提升產能 不應變成榨取工人
事實上,緊張和焦慮對工作、心理健康、生活和家庭生活的衝擊已被完全忽略,社會上根本沒人注意及計算個人、家庭和社會所要付上的成本。
在信息如此高速地傳播和易於獲得的現今社會,雖然未有對社會各階層造成緊張,不過我很懷疑這種狀况到底可以保持多久。要有真正的進步,我們就要抽離自身,摒棄傳統從經濟方面出發量度增長和產能,因為增長事實上往往附帶着破壞人類和地球的成本。
社會一直鼓勵我們以自身的能力創新,而沒有必要獎勵那些隨波逐流的追隨者,那些為弱勢發聲、尋求改變、做不同事情及創新方式的人,正正創造了最大價值。
真正領袖 知道何時須改變
作為人類,我們應知道什麼時候需要作出改變,做一些不同的事,突破傳統框框,同時亦要明白什麼時候應繼續保持現狀。當然,這需是要領袖、革新者及有能之士,才能帶領社會上其他人前進及從中獲益。
交銀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副董事長
[雷賢達 投資賢達]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