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工作台奪命意外 暴露規管黑工隱患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7日 06:35
2014年03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工人在塔式工作台維修大廈外牆,工作台突然折斷,兩名工人從55樓高處墮下慘死。這宗慘劇,涉及包括工作台的構建、維修保養是否符合要求、操作是否得當,當局必須全面調查,採取措施亡羊補牢,強化工作台的安全度。另外,若這次意外涉及黑工,則在建造業人手短缺,而建造工程進入高峰期之際,黑工必然更充斥,基於黑工的安全意識較低,工業意外會相應增加,只有當局有秩序輸入勞工,透過正常規管,才可強化保障工人的安全。


意外是否涉黑工

當局須調查清楚

這宗意外涉及的工作台,在本港較少見,業內人士所知不多,不過,機電工程署就其設計和建造,有《實務守則》規管。意外原因尚待機電署調查,不過,從已知情况,工作台主支架與制動系統都無問題,涉及設計建造問題的可能性不大。工作台折斷是否涉及金屬疲勞,尚待調查,至於業界有說法,這類工作台,有可能以俗稱「百鳥歸巢」方式,即是用相關零部件組合而成,不過,據知肇事工作台於前年由瑞典原裝引入,使用未及兩年,因此,不存在「雜牌軍」組合而質素不達標的因素。


撇除設計建造和結構性因素,這次奪命意外,關於規管和操作不善的可能,不容忽視。例如:(1)機電署的《實務守則》,要求工人在塔式工作台工作時,把安全帶扣上工作台一個穩固點;不過,這個要求有點難以理解,因為工人把安全帶扣上工作台,只要工作台墜下,就會連人帶工作台下跌,今次工作台折斷奪去兩條性命,正好說明有關做法不切實際。(2)肇事工作台當時有4人工作,人數上或許符合規定,但是連同工作台上放置物品的重量,仍有會否超載的問題。(3)當時工作台的負重分佈狀况,即物品擺放是否在平衡狀態,仍然值得關注。


上述3點,相信會是機電署的調查重點。工作台與吊船相若,都是在高空工作的平台,但是勞工處的《安全使用和操作吊船工作守則》,要求在吊船工作的工人,把安全帶繫於獨立救生繩或穩固的繫穩物上。這個要求較合理,因為不致出現吊船與工人一同墜下的情况;機電署有需要修訂《實務守則》,使塔式工作台的工人不再繫身險境。至於其餘兩點,機電署即使找到答案,不過,意外是否涉及黑工,仍然需要勞工處或入境事務處提供答案。


今次意外,慘死的男女死者,都有香港身分證,只是男死者身分證明文件與紀錄不符,暴露管理上有問題;另外,工作台上逃過一劫的兩個人,他們循窗戶爬入住戶,然後離開,到昨日仍然不見蹤影。按正常情况,工友出事,理應留在現場協助善後,若無其他考慮,應無「失蹤」之理,因此,有理由懷疑這兩名工人可能是黑工。這樣的話,事態就複雜了。


出事的工作台,雖然在港不多見,但是要由合資格操作員負責操作,若涉及黑工,他們當然不屬於合資格操作員,就有可能因為操作不當而導致意外。當局要全面調查相關情况,若確定慘劇與黑工有關,則可以說明有秩序輸入勞工的重要和必要。


有秩序輸入勞工

抵消黑工負面影響

本港處於接近全民就業景况,各行百業都訴說難以僱用足夠人手,特別是建造業,除了私人發展商,本港多項大型工程,例如高鐵、沙中線、南港島線等,都已經全面鋪開,但是勞工嚴重短缺,港鐵披露旗下工程明年進入高峰期時,短缺勞工超過5000名,若未能解決,將會嚴重影響工程進度。現在港鐵代承建商以打包方式,向勞顧會申請輸入首批約600名勞工,逐步解決人手問題。這個方式技術上可行,承建商毋須逐個申請,方便勞顧會審議,可以增加效率。


歷來即使在勞動人力較充裕的日子,仍然有黑工存在,勞工短缺,黑工必定有更大生存空間,先不論黑工可能成為不法分子剝削對象,滋生治安問題,黑工對本港的職業安全規定與要求,不甚了了,他們在建造業工作,地盤危險陷阱甚多,稍一不慎,就會出事。若黑工發生意外,受害者除了黑工之外,還可能累及他人。以今次工作台慘劇為例,若涉及黑工,則兩名男女死者之死,就更值得同情了。


勞工短缺、黑工蠢動,都是現實和事實,為了不致使黑工事態惡化,有秩序地輸入勞工,可以抵消其負面影響。今年未到4月,連同前天的工作台慘劇,致命工業意外已經釀成8名工人死亡,期望工會、特別是建造業界看到勞工短缺不利香港發展,衍生的黑工充斥可能對職安構成威脅,應該理性看待輸入勞工。其實,有秩序輸入勞工,有助香港經濟發展,對本港工人實際上創造一個長做長有的環境,這樣的話,只要確保僱主優先僱用本地工人、不拖低工資等,則輸入勞工,看不到有何根本性負面影響。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