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歐美經濟回暖,新興市場亦開始步出寒冬,德盛安聯董事及高級基金經理潘宇明於訪問中預計,新興市場經濟將於下半年有明顯改善,尤以北亞地區為甚。他特別看好互聯網、環保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前景,選股奉行「兩高一低」,即高質素、高增長及低估值,不過要合乎以上要求的企業並不多,所以其主理的基金持股數量也不多,投資勝在貴精不貴多。
潘宇明表示,隨着歐美經濟轉好,新興市場的出口業亦受帶動,估計下半年該地區經濟會有明顯改善,至於資金流出速度有所減慢,相信最壞情况已過。
東南亞地區 估值高政局不穩
對於中國經濟的前景,他認為很難保持高水平的增長,單靠投資拉動的模式不能長期支持,放緩及轉型是必須的,未來內地經濟將由投資、房產及出口轉至由內需支撐,不過,他不擔心新興市場的風頭被歐美蓋過,雖然兩者的經濟增長差距已收窄,但仍有一定距離。
綜觀整個新興市場,潘宇明認為北亞地區的經濟較為健康,例如台灣及韓國,故其主理的德盛總回報亞洲股票基金有20.8%及12.9%投資於兩地,至於東亞南等地則不太看好,一來估值高,二來有部分國家政局不穩,至於中國市場則透過投資本地的H股,佔逾三成五。
騰訊長遠仍有增長空間
他特別看好互聯網、環保及旅遊相關的行業,當中基金重倉騰訊(0700),雖然現時不少人擔心該板塊估值過高,潘笑稱:「從來沒有便宜平過呢﹗」但從長線發展而言,還是相信其增長空間仍在。
至於旅遊相關的股份,潘宇明表示,中國人現時的經濟條件大幅改善,有能力走出去,加上人民幣升值,令他們覺得外遊很划算,香港、台灣及韓國的旅遊業均可受惠,可看高一線。
新興國匯率波動 小心風險
談及選股原則,潘宇明指明要「兩高一低」,「首重是公司質素,通常是投資高質素的大藍籌,雖然表現不會很驚人,但肯定有穩定的增長,該類企業的股息回報率一般有2厘至4厘;其次是高增長,例如互聯網,但當中存在一定風險,就是高增長是否能長期持續,所以此考慮較質素為次要」。至於「一低」則為低估值的行業,舉例如內銀及航空股都很便宜,市盈率僅單位數字,值得考慮。
對於新興市場貨幣匯率波動頗大,他指基金於選股時早已計及此風險,故會挑選對匯率波動抵抗力較強的企業,並強調不能跟風,「一跟風炒就完了」,一定要從下而上(Bottom-up)以「兩高一低」原則選股。潘又指出,基金另一特色是投資較為集中,只有40多隻股票,顯示該基金只重質不重量,貴精不貴多。
明報記者
[余美玉 基金特區]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