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就業改善美國提早加息 港按息勢升置業須量力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4日 06:35
2014年03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新任聯儲局主席耶倫初試啼聲,在主持上任後首個議息會議後的發布會上,即放棄前任主席伯南克的失業率6.5%的加息門檻,更表示預期今年秋季量化寬鬆結束後6個月,即最快明年春季加息。這一立場與伯南克的「2016年加息」大相逕庭,7年長的低息周期已到尾聲,取而代之的是加息周期的重臨。


耶倫初試啼聲

即改加息門檻

美國經歷了金融海嘯的接近10%失業高峰期,之後在經濟基調微見好轉之下,拾級掉頭向下。伯南克在任時,更以失業率為加息「量化」門檻之一,從近期的態勢來看,以所謂6.5%失業率為指標之說看似不切實際,當局最近把今年底的失業率預期降至6.1%至6.3%,也就是說,倘仍然堅持伯南克的指標,今年底就得加息。耶倫放棄6.5%的門檻,改以勞動巿場狀况、通脹壓力等「一籃子」因素為參考,然而無法改變的大勢仍是加息不可免。


從1980年代中的聯邦基金利率高見12厘以來,美息如今隨時會來到第5個周期的上升階段,從2006年美息見頂以至在2008年掉頭向下,及到2009年至今都處於0.25厘的低息年代,這一過程接近7年,是30年來維時最長的低息期,加息壓力重來,並不突然。事實上,聯儲局官員對利率的走勢,也出現口風漸變,去年12月聯儲局官員對今年12月的利率水平中位數預測是0.75厘,如今則修訂為1厘;對2016年底利率水平中位數預測也由1.75厘調升至2.25厘,美元走勢轉強並非無因。


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港息在未來的加息周期緊隨美息上升已是必然。上周三耶倫講話之後,提早加息已成定局,息口上升令按揭成本增加,買樓意欲勢因此而受挫,本港地產股先受影響,周四在股巿的表現已見端倪。個別新推出樓盤,更出現低於巿價兩成的罕有情况,雖然目前仍難斷言發展商是看淡後巿的出貨套現動作,抑或純粹是銷售策略,然而巿區新盤實價低於同區二手盤,加上耶倫的加息宣言,客觀上提醒有意置業人士,或可能是轉角巿的先聲。


港新盤開價低兩成

提防轉角巿先兆

另外兩個值得留意的信號是地皮出現流標情况,以及二手巿場業主調低價格而成交增加。天水圍天榮站及大埔白石角地皮先後流標,儘管兩者可能涉及建築成本高和地皮本身因素,但發展商不看好後巿,裹足不前則是事實。至於二手巿場,業主在發展商取態保守,以及有價無巿的現實下終於向現實低頭,正正說明未來巿况走向的指標。


儘管美國目前不可能出現1980年代因為高通脹而促發的超高聯邦利率,聯儲局專家對長期利率水平的估計為4厘,然而這不過是目前經濟基調下的評估,一旦出現變化,4厘的估計便會成為泡影。根據香港金管局去年底的平均供款與入息比率為35%,這一數字與「不得佔收入一半」的戒律看似有一段距離,但必須注意,這是美息低至0.25厘的情况下數字,倘若美息「溫和地」朝着聯儲局4厘的長期利率水平走去,這一變化亦足以令供樓壓力大增。


美國加息更會導致資金外流的誘因增加,金管局亦承認「有很多機會」影響新興巿場的資金流向,香港是自由港,資金可以瞬間掩至,亦可以一夜之間流出,當久經戰陣的地產發展商也轉趨保守,在美息將升未升的當下,傳統智慧裏的「持盈保泰」是穩健理財的不二法門。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