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三堆一爐公聽反對者多 黃錦星:主流支持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3日 21:35
2014年03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昨日召開公聽會,就擴建3個堆填區和興建焚化爐(簡稱三堆一爐),收集逾140個團體及個人的意見,當中約七成發言反對或質疑三堆一爐,大部分是受影響地區的居民和環團,另有約三成發言者支持方案,包括外國商會及部分學者。環境局長黃錦星總結時強調三堆一爐僅過渡安排,政府有10年減廢藍圖,三堆一爐建成要7年,垃圾按量徵費最快在2016年立法,較三堆一爐早實施。


將軍澳居民促終極關堆填區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昨舉行特別會議,就三堆一爐方案召開公聽會,長達8小時,共有逾100個市民、學者和各機構代表發言。會上有數十名居民代表輪流反對,約佔七成發言時間,主要是將軍澳、長洲及屯門居民,將軍澳居民不滿堆填區逾期操作,附近地區充斥臭味,影響健康,要求終極關閉將軍澳堆填區。另有長洲居民不滿石鼓洲焚化爐的選址要先花3年時間填海,浪費時間及公帑。


學者支持:堆填區是最後防線

另有部分學者、商會及建築界代表支持方案,浸大生物系助理教授鍾姍姍表示,三堆一爐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堆填區是固體廢物的最後一道防線,唯一要做的是位置上要對公眾影響減至最低,又對議員說「絕對不可以公共衛生來做籌碼」。建築界代表稱,若不盡快擴建三堆一爐,建築廢料成本將會上升,結果只會轉嫁在市民身上。外國商界普遍支持方案,惟香港英商會質疑是否真的有迫切性,不理解為何要多花3年時間在石鼓洲建人工島。


黃錦星總結時稱政府有一系列減廢藍圖,包括廢物按量徵費,以解決港人大量製造垃圾的問題,在未來會進一步推行生產者責任制及推動回收,但堆填區只剩5年期限,三堆一爐是不可或缺。他聽取逾百名市民意見後,認為方案「獲得主流意見支持」。環保署助理署長區偉光說,選址石鼓洲建焚化爐基於三大原因,包括參考環評報告、平衡全港廢物處理分佈及風向等。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要求當局先做好減廢和回收的工作,才做三堆一爐,以挽回市民的信心,否則不會支持政府。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