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來自香港的23歲湯同學就讀台北藝術大學三年級,來台4年,她上周三下午爬入立法院,參與台生反對服務貿易協議的佔領行動,與同學一起在議事廳前排靜坐,並當義工,有時協助傳遞物資,周四早上清晨主持人讀報,她負責把《紐約時報》、CNN等外國媒體的報道翻譯為簡短的中文,給主持人宣讀。靜坐多天,已顯得非常疲累,她偶然要滴眼藥水,有時會倚着枱邊,想坐得舒服一點。
全家關心時事 「家教重要」
湯同學早前腳踝扭傷,包紮着參與行動,「唔可以幫手站崗,只能做第二線」,她因脊骨問題,即使靜坐也會辛苦,但為要求台灣總統馬英九聆聽民意撤回服貿協議,這份熱情已蓋過痛楚。
湯同學的父母從小陪她看報紙看電視新聞,「阿媽錯過了新聞會問番我,又同我傾社會發生的事」,父母和哥哥一家人會一同參加七一遊行、六四晚會,「屋企的教育好緊要」。
認為大癱瘓才有力量
23歲的Candice來台5年,在東吳大學哲學系讀四年班,上周二整天上課,傍晚透過同學通傳得知有學生準備攻入立法院,對服貿協議一直深感不公,她即使拖着疲累身驅,也立即響應。
Candice和湯同學都認同香港應要有無篩選的普選,不過Candice不太認同非暴力運動,「立法院外的學生好似開嘉年華會,政府便消耗你囉」,她認為應造成更大的癱瘓才有力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