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捱窮長大 茶餐廳店東推「待用餐」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3日 21:35
2014年03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日香港,有人會用108元吃一客鰻魚飯做午餐,亦有人生活捉襟見肘而要節衣縮食。「捱窮捱大」的茶餐廳老闆,明白低下階層苦况,決定推出「待用餐」,由有心人預購套餐,有需要的人便可免費用餐。老闆希望借此稍解窮人燃眉之急,他認為不能只靠表面而斷定別人是否值得幫助,只要有人來取餐,他都樂意送出一個個熱騰騰的待用餐。


位於何文田勝利道的味芳粉麵茶餐廳的老闆鍾偉豐,人稱「大佬」,去年因舊舖加租而要搬舖,故邀請熟客藝人王喜當新舖剪綵嘉賓。王喜受外國「待用咖啡」啟發,提出免費為味芳剪綵,但條件是要味芳推出待用餐。


有心人預付40元 需要者享用

「細個捱窮捱大,所以王喜一講話幫人,我義無反顧啦!」鍾偉豐說,為幫補家計,小二開始便要剪線頭、到理髮店洗毛巾。今天,鍾已成為兩間餐廳的老闆。「今日我能夠自給自足,有能力嘅,點解唔幫番個社會,幫下啲窮人呢?」味芳去年7月推出待用餐,只要有客人預購價值40元一客的三餸車仔飯、麵餐,有需要的人就可來免費享用該份已付錢的午餐。


不看衣裝 讓人有尊嚴

如何可確定取餐的人真的有需要?鍾老闆說,會以平常心看待,因為表面上很難知道取餐的人是否有需要。他舉例,有取餐的婆婆住在市值800多萬元的物業,實際上她只靠「執紙皮」維生;有常來吃待用餐的男士,看似是文員,但身上卻發出「酸臭味」。鍾說,單看表面,很難界定對方出身低下還是富有,「唔通嚟拎個飯都要睇證明?」他說,只要有人來取餐,餐廳就會送餐。


老闆雖不計較,但有員工會計較取餐的是否有需要,「人哋有工做嘛,有手有腳,使咩嚟攞呢啲飯啫?」有員工甚至拒絕待他們如一般客人,會「做得求其啲」。鍾偉豐只好向員工解釋:「大家嚟攞飯都有面子,要有個下台階,唔好令人難堪,唔好搞到嚟乞食咁。」此後,員工都樂意執行。


拾紙皮婆婆讚好:老闆主動派

已取餐數個月、執紙皮維生的婆婆盛讚老闆「好人」,當初老闆叫她取餐,她才敢取餐。她不滿「打兩份工、每個月搵萬幾蚊嘅清潔工人都過嚟攞餐」。


一班政府清潔工人習慣中午放工後來取餐,然後大伙兒在街邊 「開餐」。她們月入7000多元,但屋租、水電媒和交通費等已佔了大部分收入,在食方面要「慳得一蚊得一蚊」。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估計,有收入的人也要取待用餐,是由於交通費和屋租佔了他們最大支出,加上要照顧家庭,難免要節省膳食支出。他認為要幫助窮人,應着眼制訂大政策,如最低工資、 低收入補貼等,待用餐這類慈善工作不是長遠之策。


明報記者 羅慧茵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