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生活達人﹕something in between 藝術半邊人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3日 21:35
2014年03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紛擾壞事不斷,每天接觸大量資訊,評論天天更新,在按個like和轉發就當表了態的年代,保持內心明澄並不容易。


藝術家李傑的面書乾淨,除了間中推介音樂,時事政治相關的帖寥寥可數,可是他每天花數小時讀本港新聞,縱使旅居台灣,內心仍然有塊地方不曾放下。


與李傑聊天,談了許多,卻好像沒能捉到一句sound bite。


他的謹慎言談不是因為圓滑世故——滿腔嬲怒和無力,都化到作品中。


在被命名為《「你。」》的個展裏,「你」是誰,非常模糊,甚至連憤怒的情緒都難被確定。


經日常物品、聲音、畫作、錄像的陳設被呈現的,只有某些狀態。


不去解釋或解決,亦不能夠,融進作品裏,對於李傑,情感也許就會變得更易忍受。


廣東話致辭,有咩問題?

去年,香港藝術發展局委任了西九龍文化區M+博物館行政總監李立偉(Lars Nittve)為二○一三年威尼斯雙年展擔任策展,引起黑箱作業風波,李傑作為被挑選的代表,仍然不卑不亢地做好備受國際藝壇讚賞的《你(你)》。《「你。」》是回應和延伸,在牛棚的開幕會中,藝術圈的key players到齊,當策展團隊M+和藝法局作為主禮者以英語致辭後,李傑爆出的卻是廣東話,問他為什麼:「好自然的事,我覺得回到香港,講廣東話,感覺更自然、舒服。」 重申不是為了表態。M+發展人人關注,與團隊合作整年,李傑作如是觀:「我與他們(M+團隊)認識好久,已經好熟,大家是好朋友。作為好朋友,你會知,他們雖然不是藝術家,但會了解其工作同樣辛苦,雙方有mutual trust,知道大家都有所追求。要是文化上,處理和理解方式有落差,亦很正常。」


近年李傑忙於到世界各地佈展,恆常狀態是在萬里高空或酒店房間「玩手指」,記者笑他是無腳雀仔,他反駁親密感的來源並不來自某個特定地方:「而是你怎樣理解時空。」人在外地,酒店房間大同小異,孤身在內可以做什麼?「吃飯如廁開會……數齊最多十樣,回想一下,其實我在家也是做這些,生活原來可以好簡單。」醒來不知身在何方彷彿有點悲涼,但感覺實在:「情緒反而更清晰,一個人在酒店房等食飯時,會覺得好空,但不是空虛,沒有負面的感覺,是一種好實在的『空』,解釋不了。」


讓自己感覺 將之「拉長」

就像百無聊賴地玩手指,會令李傑有感於當下,「好像真的在觸摸自己雙手,當然不是病態。」他笑。以此詮釋他的作品,便不難理解為何他總是執著記錄某些「無聊」畫面,可能是一些過程,可能是以物品節錄生活的某片瑣碎,讓觀者掉進純粹狀態。「那些事之於我並不無聊,甚至是我相信的事。」雖然他也會質疑:為何藝術家可以選擇把這種「無聊」放大,卻不希望作品只停留於這層次。「內裏有些事,需要較長時間的發生,未必是沉澱,也不是要說服人,只是讓自己有所感覺。」捉緊這些狀態,將之「拉長」,是他作品的主軸、核心。「如果單純為了表達,我寧願約朋友飲嘢聊天,反而更能夠紓解。做成作品,當別人可以理解那些感覺,或者代表了他人亦有紓解的需要。」


旅居台北 為了「養住」自己

創作生活忙碌奔波,適應着飛行,搬到台灣去,他辯說那是生活的選擇:「有時回到台北,覺得好靜,可能只有數天時間,但不求量,求質的話,一下子就夠。」香港的壓迫,是空間也是心理問題,前者對不少藝術家造成困擾:「在香港租工作室不穩定,可能一兩年後又被迫遷。」至於後者,訪問甫開始,才回港數天的李傑突然自白:「我終於明白為何有些人會選擇殺人。」就像在《「你。」》的展覽中,一組電視機反覆播映數條焗爐裏的香腸擠在一起的畫面,長時間在高溫底下,因外加之熱,膨脹又膨脹,總有爆的一刻。


為了「養住」自己,李傑選擇在台北另覓空間。我也曾經到訪到過他寬敞的家,大得可以同時生活和創作,雜物家具僅夠應用,他自嘲也自豪:「成間屋的感覺,幾似我的作品。」簡潔中見節約,是否因為為人重情而刻意減省?他答:「無刻意是假的,但生活真的不需要太多東西。我會試着控制自己。見到自己身上很多問題,朋友身上亦有,有時會害到人。避免產生問題對於我而言才是效率。好似講遠了,但在生活上,我會這樣控制自己。」與遠離香港同出一轍,我總認為他是為了「養住」對香港的情感,刻意保持距離,以免受傷。


在彼岸,時刻追貼我城新聞

矛盾的是,他卻無時無刻細看這城發生的一切,有別於作品,真人儼如維園阿伯,鬧完又鬧,藝術家苦笑:「不睇不自在,好似追劇。」為何不索性放開?就像一些人寧願不看新聞了,他也無奈何:「一段關係還可以放手,慢慢自癒,但作為家人或一個城市的人,一個國家的,無得避,無理由避話自己唔係男人。」


藝術的終極意義

李傑以前沒想過要做藝術家,「細個便識搵錢,家中有債務問題,各行各業都做過。」被生活環境迫使學會解決經濟問題,他大早便意會鍾意就去做的真理,「當處理好現實層面,不要構成問題,其實做什麼都無所謂。」有了這套mindset,身為一名喜歡畫畫的「前文青」,他選擇在中文大學修讀藝術。二○○三年畢業,輾轉成為全職藝術家,十年時間,機會不斷,他卻抗拒將之形容為「成功」:「這字眼好行業化,我不想當它(藝術)是行業,我只是做着我喜歡的事。」


不過他也認同藝術的確是一個行業:「某些面向甚至與娛樂圈相似。」被畫廊、媒體、市場、圈內圈外的人包圍,無論是被吹捧或是不得志的藝術家,都得面對藝術圈變得愈來愈商業化的情况。應酬、交際、買賣、合作、各方利益,處理創作外的事,李傑試着拿揑箇中平衡:「如果單純面對這些壞面向,當然不comfortable。我也懂得以常用技巧一二三去跟你social,但我不會,亦不會只當那些是social,那樣未免太睇低別人也睇小自己。其實你知道自己不止是在處理這些事,而是背後那幅更大的圖畫。」那是藝術於他的終極意義,請他詳細言明,他不禁沉吟:「可能是a better way of life?或令想像空間變得更闊。在政治上、生活上,現今做不了的事,藝術或許能夠提供這些面向。」


藝術,應避免自我過大

李傑的作品以純粹著稱,只因他時常提醒,不要自我膨脹:「當代藝術幾隔離人性,將事情議題化。彷彿多了很多『醫生』,把人當成病症看待,而藝術家是醫生。」他認為藝術應該避免自我過大:「藝術本身『無用』,沒有特定的功能,視乎創作的人和觀者的理解,有沒有用在於能否啟發到一些什麼,甚至不是要點醒。」抱持清晰立場,他盡量避免以作品普渡眾生:「我憑什麼呢?我只想自己能做一個好人。這要求很易理解,但好難做到。」他續說:「已經三十多歲,唔大唔細,會開始整理,以前發生過的事,好像『六四』、家人、成長和創作,對自己產生了什麼影響。每當一整理,就會重新再問,自己想要什麼。」


悲觀也是正面的一種

特別敏感,亦依賴感性創作,面對生活環境、政治氛圍及外界帶來的種種嬲怒和無力,李傑開始有另一些看法,「無力感不止來自生活沒有選擇,更加是你知自己做唔到啲咩,亦不敢去做。」他覺得悲觀也是正面的一種,「會較有警覺性,我覺得香港一直都太安全,太正面,常常有人話:『無事㗎無事㗎』,其實很負面,根本一啲都唔ok。」憤怒情緒仍有,他的取態慢慢轉變:「會覺得有些事不用去tackle,由佢喺度,確然會變得被動,現在學會了接受被動。」他選擇把無力轉成無為,順其自然:「不要以為自己處理到好多事,當你處理到很多事的時候,你就會知道,很多事根本不用你去處理。」以為他看得開,進入化境,情緒趨向平和,卻不盡然:「又無啊,所以好煩,只係接受咗,但接受的過程好長,所以覺得自己仲transit緊。」他提到自己自小便喜歡something in between這組詞:「那是最好的,但不是中庸之道,所謂可能性,是要接受自己喺中間,有可能傾向呢邊有可能是另一邊。」


成功是,影響了多少人

在克難時期保持自覺,請他分析這城的病,李傑說:「前人透過生活去學習,現在的人,生活感卻薄弱,好單向,沒有選擇,只有洗腦式的生活質感,所以學唔到嘢,除非你的質地好好。」而當生活上滋養不了良知或其他基本價值觀,便需要覺醒、重新學習,藝術或可在這裏參一腳——以不自我過大的姿態:「要先接受事實已變,早廿年講意識形態,現在講個體政治,是真的要這麼做,以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就像他有一些私人project,為個別客戶做藝術品,也能產生對話、建立關係:「在行業裏,有人會歸類,視收藏家或策展人為麻煩的人,輕易否定了溝通的可能性,其實他們也能為我提供一些input。當你這樣想,無論任何媒介,價值的判斷已不再一樣。所謂成唔成功,有沒有價值,不是在於你去到多高多遠作品賣多少錢,而是你得到多少,又影響了多少人。」


訪問尾聲,愈發感覺李傑是所有矛盾的混合,悲觀地積極,浪漫又理性,人不在此但常牽掛,永恆在兩極之間擺盪。於something in between的狀態,如何不致break down?且聽:「對世界可以無信任,但要有信念,信念擺喺自己度。當你沒有的話,問題可能在你身上,不是世界。世界當然好多問題,解決不完,但若你沒有信念,便是你自己的問題,不要怪環境、社會、條件,最終如果你無就無。」而他的信念簡單:「與藝術無關,做個好人,做個有良知的人,只要基本嘢搞掂,就做乜都行。」


「你。」


日期:三月六日至四月十三日

時間:周二至周日

(上午十一時至晚上七時)

地點:牛棚藝術村

(香港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

查詢:2200 0204+@wkcda.hk

免費入場

文 饒雙宜

圖 黃志東

編輯 蔡曉彤

sundayworkshop@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