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入夜聲援人數增 港教授場外演講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20日 06:35
2014年03月2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本報記者昨日抵達台北立法院現場直擊,大會組織昨晚聲稱,立法院外已聚集逾2萬人,現場所見大部分為學生,站滿立法院西側門外,學生輪流發言唱歌,氣氛高漲。雖然立法院內冷氣微弱,警員在西側門把守禁止進出,但警員仍酌情容許民眾把食水、物資和發電機送入議事廳,令佔領場內學生未至斷水斷糧。


警酌情讓物資送入

在場任糾察的台大社會學碩士生張勝涵形容今次運動是史無前例,很多台灣其他地區學生正趕來聲援,「我們很多學生也反服貿,不想大陸向台灣施加愈來愈大的影響力,我們會堅持不以暴力方式抗爭到底」。


除了當地民眾關注,亦有在台港人聲援。現於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任職副教授的港人梁文韜,由台南駕車到台北,昨凌晨約1時到達立法院外,並與其他教師輪流演講,講解佔領行動原因及訴求。


梁文韜說,服貿協議有如香港的CEPA(《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但通過過程沒有透明度便「照單全收」,「台灣政府本應重新逐條審查,但現在單方面宣布正式交大會審議,完全藐視民主及國會權力,大家有權監察」。


學者:抗爭是「做不做」的問題

不少人把是次佔領議會與香港的佔中行動比較,梁文韜指兩者性質不同,佔中在行動一年前已事先張揚,「佔中是與中共博弈的籌碼,今次佔領立院卻是突圍的行動」。至於類似的抗議方式在港是否可行,他指客觀條件上有難度,「台灣立法院的圍欄較矮,但香港立法會卻有重重關卡」,但港人可以有不同抗議方式,「抗爭不一定大堆人示威遊行,例如可以癱瘓其中一個地鐵站,是做不做的問題,不是做不做到的問題」。梁文韜計劃繼續留守現場。


淡出社運界的港人任亮憲因公幹到台北,昨晚往立法院外了解,他說入夜愈來愈多人在放工後到場,包圍立法院正門和其他入口,又指事件與佔中相似,值得港人參考。他說,今次事件最大啟示,若要佔領行動成功便要做到「快、狠、準」。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facebook專頁不斷更新需要的物資,包括堅固繩子以抵擋防暴警察攻勢,昨晚近10時表示需要提神飲料,因有些在場人士忙至沒法睡覺。除了藝人支持,有立法院鄰近店舖職員在網上稱會免費提供水、電、洗手間給示威人士,讓他們可以休息,亦提供免費Wi-Fi上網。


明報記者 蔡傳威 盧翊銘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