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今次同意安排全體立法會議員訪問上海,有兩個信息非常清晰,也非常重要:一是邀請的對象表面上是「全體議員」,實際上主要是泛民議員,因為建制派議員要去上海訪問或與中央官員交流,並非什麼難事;二是訪問交流的內容看似以了解上海為多,實際上普選議題更加重要,更具實質性,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和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將前往上海,與立法會議員會面商討政改,這才是今次安排最不同尋常的特別意義。如果泛民議員拒絕邀請,就等於是向全香港市民和中央宣布:不要任何溝通交流,堅決否決任何普選方案。然而,據本人了解,這絕非大多數泛民議員的本意,因為,許多泛民人士都希望有普選。其實,企硬即是無勇氣,泛民應對自己有自信。任何希望有普選的泛民議員,都應該拿出政治勇氣,不要逃避,去上海訪問,走上溝通交流之路。
有泛民人士表示,中央領導人近來的表態,為普選定框架,態度強硬,與中央官員溝通沒有實際意義。這種說法看起來似乎有理,實際上站不住腳。中央領導人根據《基本法》講清普選的原則立場,這是一種憲制責任。但是,普選方案並不等於原則立場。原則立場中央有責任堅持,但具體方案則需要各方商討,尋求共識。任何政治的共識都是溝通妥協的結果,對抗是沒有出路的。本人與中央官員打交道多年,對方「食軟唔食硬」。泛民只要在《基本法》框架內討論,無論是選委會組成、人數,甚至擴大選民基礎,以至提名委員會選舉候選人的民主程序、特首候選人的人數等,相信中央都有得傾。
泛民人士必須明白,香港市民普遍希望2017年能夠實現「一人一票」選特首,大多數的香港人包括許多泛民的支持者,也贊成立法會議員與中央溝通交流,以尋求各方能夠接受的普選方案。過往政改的歷程說明,泛民與中央溝通商談政改,從來都是贏家;相反,拒絕溝通則成為輸家。以民主黨為例,《明報》2010年8月6日的報道顯示,民主黨與中聯辦溝通,支持政改方案,導致政治版圖重新劃分,中大就各政黨支持度的調查發現, 民主黨堅守榜首位置,支持度是上年底有關調查以來新高。
「企硬即是無勇氣」
香港市民都知道,任何普選方案都須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泛民議員掌握了否決政改方案的關鍵少數票。如果泛民否決特首普選方案,立法會普選也會告吹。社會各界期待的普選落空,肯定會「怪罪」泛民。如果泛民現在連與中央溝通都拒絕,到時普選夭折,泛民更是難以向市民交代。
去年7月,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破天荒出席立法會午宴,就已清楚傳達中央希望與立法會議員溝通交流的重要信息。只是後來有些泛民議員不願應邀去中聯辦聚會,對已經展開的交流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今次中央又伸出橄欖枝,邀請全體議員特別是泛民議員去上海訪問,王光亞、李飛等中央負責有關事務的主要官員將專程前往上海,與立法會議員商討政改議題,再次顯示了中央的善意和誠意。上海之行實在是一個與中央溝通的難得好機會。本人接受《明報》訪問時講過,「企硬即是無勇氣,泛民應對自己有自信」。泛民人士應該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氣、智慧去面對和處理政改問題。泛民人士可以就今次訪問的議題提出自己的要求,使今次訪問能夠對落實普選產生更積極的作用。除非泛民議員不要普選,否則就沒有理由不去上海交流。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有泛民人士表示,中央領導人近來的表態,為普選定框架,態度強硬,與中央官員溝通沒有實際意義。這種說法看起來似乎有理,實際上站不住腳。中央領導人根據《基本法》講清普選的原則立場,這是一種憲制責任。但是,普選方案並不等於原則立場。原則立場中央有責任堅持,但具體方案則需要各方商討,尋求共識。任何政治的共識都是溝通妥協的結果,對抗是沒有出路的。本人與中央官員打交道多年,對方「食軟唔食硬」。泛民只要在《基本法》框架內討論,無論是選委會組成、人數,甚至擴大選民基礎,以至提名委員會選舉候選人的民主程序、特首候選人的人數等,相信中央都有得傾。
泛民人士必須明白,香港市民普遍希望2017年能夠實現「一人一票」選特首,大多數的香港人包括許多泛民的支持者,也贊成立法會議員與中央溝通交流,以尋求各方能夠接受的普選方案。過往政改的歷程說明,泛民與中央溝通商談政改,從來都是贏家;相反,拒絕溝通則成為輸家。以民主黨為例,《明報》2010年8月6日的報道顯示,民主黨與中聯辦溝通,支持政改方案,導致政治版圖重新劃分,中大就各政黨支持度的調查發現, 民主黨堅守榜首位置,支持度是上年底有關調查以來新高。
「企硬即是無勇氣」
香港市民都知道,任何普選方案都須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泛民議員掌握了否決政改方案的關鍵少數票。如果泛民否決特首普選方案,立法會普選也會告吹。社會各界期待的普選落空,肯定會「怪罪」泛民。如果泛民現在連與中央溝通都拒絕,到時普選夭折,泛民更是難以向市民交代。
去年7月,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破天荒出席立法會午宴,就已清楚傳達中央希望與立法會議員溝通交流的重要信息。只是後來有些泛民議員不願應邀去中聯辦聚會,對已經展開的交流產生了負面的影響。今次中央又伸出橄欖枝,邀請全體議員特別是泛民議員去上海訪問,王光亞、李飛等中央負責有關事務的主要官員將專程前往上海,與立法會議員商討政改議題,再次顯示了中央的善意和誠意。上海之行實在是一個與中央溝通的難得好機會。本人接受《明報》訪問時講過,「企硬即是無勇氣,泛民應對自己有自信」。泛民人士應該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氣、智慧去面對和處理政改問題。泛民人士可以就今次訪問的議題提出自己的要求,使今次訪問能夠對落實普選產生更積極的作用。除非泛民議員不要普選,否則就沒有理由不去上海交流。
作者是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