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扭曲的「民主」是對民主理念的重大傷害/文﹕盧子健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9日 06:35
2014年03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的政改討論已有一年,而自上世紀80年代初香港前途談判開始至今,有關民主政制發展的討論大大話話超過30年。我們仍然在這個問題上兜兜轉轉,令人感到極度沮喪和無奈。


中央和特區政府官員及他們的支持者不斷放話,指這個建議不合法、那個建議不實際。其實只要他們肯承諾最終的普選設計不會搞篩選,各方面的分歧便會大大縮小,找到一個為各方面接受的政改方案應該不會太困難。


但官員們都不願意這樣做。反而他們的一些說客,會「苦口婆心」地說﹕想見到民主的人可以先接受了制度不完善的普選,把可以得到的先拿到手,日後再尋求制度的改善。


這種說法聽來務實,因此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至今似乎大多數泛民及其支持者都未被這種說法吸引。是否他們過於僵化?還是因為他們被激進勢力所挾持?又甚或這只是他們的談判策略?


《經濟學人》﹕21世紀民主名聲遇挫

我認為﹕大多數泛民及其支持者都不願意接受一個扭曲了的所謂「民主」制度,是因為這樣做將會對民主理念造成極大的傷害。


早兩期《經濟學人》有一篇關於民主的專題文章。文章認為﹕上世紀80年代起的20年間,民主在全世界內取得不少進展,但自踏入21世紀後,民主在某些國家出現倒退,民主的名聲在世界範圍內亦遇到挫折。原來已經建立民主政制的社會的人民對民主的信心下降,民主政治不發達的社會的人民對民主再沒有之前的憧憬。


按《經濟學人》的分析,民主在世界範圍內停滯不前或者倒退有多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民主政制在運作上出了問題,甚至是出現了被人為扭曲的情况。人民根據實際效果而對民主理念失去了信心。


人為扭曲民主政制的情况,不單出現在民主歷史不長的社會,即使在有200多年民主歷史的美國,過去幾十年由於共和民主兩大黨都在選區劃界上做手腳,愈來愈多國會議員選舉在未舉行前已經預見結果。兩黨的「安全」議席愈來愈多,極端立場的政客隨之增加。國會內政見兩極化,敗事很容易,成事卻愈來愈難。


美國民主政制的扭曲情况相對來說還是不算嚴重。一些在近二三十年才推行民主選舉的國家出現更多更大的問題,俄羅斯就是一個典型。該國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有成為民主大國的希望,但自普京在2000年掌權以來,俄羅斯在選舉、法治、言論及集會自由等方面都出現倒退。14年來都是普京掌權,未選舉前結果已經預知。


民主政制被扭曲的常見現象包括﹕選舉結果基本上可以預見;當權者制訂有利於自己的遊戲規則;某些政治勢力(通常是當權者)擁有壓倒性的資源優勢,從而佔得選舉中的優勢;民主選舉產生的公職的權力有限,更大的權力掌握在不用向人民問責的人手中。


上述情况存在於不少社會,只是程度不同。民主制度被扭曲,令人民不單對制度的信心下降,甚至對民主理念的信心也下降。扭曲了的民主制度解決社會矛盾的能力亦下降。過去10多年間,很多國家在選舉舉行後,失敗的一方並不接受結果。


接受扭曲「民主」 效果可以極惡劣

上述分析顯示﹕建立一個形式上民主但實質被扭曲的所謂選舉制度,其效果可以是極其惡劣。從種種迹象看來,中央所可以接受的普選制度具備前文提及的扭曲現象。例如﹕不想泛民候選人「爆冷」勝出,就是希望能預見選舉結果。現時制訂普選遊戲規則的人就是當權者,他們當中也有可能參選的人士。這種設計未來政制的程序本來就充滿問題。


更大的問題是﹕中央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情况愈來愈嚴重。除非這個情况改變,香港選舉的意義愈來愈小,因為香港公職人員能夠自主決策的事情愈來愈少。純粹根據文本,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各層政府機構都是由「選舉」產生,但真的有人認為中國有一個民主選舉制度嗎?


最近全國人大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針對香港只提「一國兩制」,不再提「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為中央對港的最新取態堪稱畫龍點睛。在如此前提下,就算香港實行民主選舉,不是被扭曲了的民主才怪哩!


我相信大多數香港人都是渴求民主的,但他們也能洞察世情,知道在「一國」的框架內,要有一個不被扭曲的民主制度並不容易。為維護民主理念的純潔性,我們不接受一個扭曲了的「民主」制度,確是艱難和痛苦的一回事。但我們捍衛了自己的良知,繼續爭取真正的民主,可以說是在困境中作了一個有尊嚴的決定。


盧子健 公共事務顧問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