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小女兒6歲,哥哥8歲。我和先生都要上班,平日和孩子相處時間不多,有一次聽女兒和鄰家小孩說﹕「好憎哥哥,佢成日打我。」哥哥比較頑皮,常欺負她,我以為是小童的爭執,長大後會淡退,但聽女兒說「憎」他,我覺得困擾。女兒平日沒向我們投訴哥哥,像把不開心屈在心裏。我們可以怎樣做?若減少他們接觸,看來不是辦法,該由我們去調解,抑或引導他們去學習和解?
答:孩子偶然一句「憎佢」,別太擔心,關鍵是留意他們平日如何相處。既然女兒沒有投訴,可能她對哥哥的欺負不太上心,縱然有爭執,但過後又能一起玩,那就不用過慮。當然,妹妹提到哥哥打她,需要留意,男女孩子的待人態度有別,男孩子愛推推撞撞表示友好,女孩子不一定喜歡,家長要讓哥哥明白,不能強把自己的喜好加到別人身上。
了解兄妹相處方式 互相協調
縱然表面上有爭執,兄妹情還是存在的。在職夫婦可善用假日陪伴,了解他們的相處方式,更可以請妹妹幫哥哥做一些事,看她有否強烈抗拒反應,從旁觀察二人的關係。不妨定時舉行家庭會議,就這問題坐下來談談。若兄妹一碰面就吵嘴、拗撬,家長須建立權威,申明家有家規,不容許他們這樣,大家應相互協調。若哥哥經常欺負妹妹,便要向他解釋這種行為不正確,若他有改善,要給予肯定、讚賞;若屢教不改,便要懲罰,像取消其看電視時間,讓他明白到會有後果。
宜製造合作機會 加強親密感
不過,家長必須細心觀察,究竟是哥哥頑皮,抑或妹妹嬌橫,切勿妄下判決,讓孩子感覺偏心。除了防止爭端,不妨主動製造機會,讓兄妹合作,像完成一幅拼圖,又或分享哥哥曾經照顧妹妹的真實事件,增強他們的親密感。孩子難免有爭執,以至爭寵,須讓他們明白,一家四口不會因為爭執而變成三口,親人互相愛顧才是最重要的。家長應以身作則,關愛親人,讓孩子體會到家人能開心共處才是最美好的事,孩子能夠潛移默化,哥哥便懂得愛護妹妹。
資料提供﹕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服務經理梁翠雲
答:孩子偶然一句「憎佢」,別太擔心,關鍵是留意他們平日如何相處。既然女兒沒有投訴,可能她對哥哥的欺負不太上心,縱然有爭執,但過後又能一起玩,那就不用過慮。當然,妹妹提到哥哥打她,需要留意,男女孩子的待人態度有別,男孩子愛推推撞撞表示友好,女孩子不一定喜歡,家長要讓哥哥明白,不能強把自己的喜好加到別人身上。
了解兄妹相處方式 互相協調
縱然表面上有爭執,兄妹情還是存在的。在職夫婦可善用假日陪伴,了解他們的相處方式,更可以請妹妹幫哥哥做一些事,看她有否強烈抗拒反應,從旁觀察二人的關係。不妨定時舉行家庭會議,就這問題坐下來談談。若兄妹一碰面就吵嘴、拗撬,家長須建立權威,申明家有家規,不容許他們這樣,大家應相互協調。若哥哥經常欺負妹妹,便要向他解釋這種行為不正確,若他有改善,要給予肯定、讚賞;若屢教不改,便要懲罰,像取消其看電視時間,讓他明白到會有後果。
宜製造合作機會 加強親密感
不過,家長必須細心觀察,究竟是哥哥頑皮,抑或妹妹嬌橫,切勿妄下判決,讓孩子感覺偏心。除了防止爭端,不妨主動製造機會,讓兄妹合作,像完成一幅拼圖,又或分享哥哥曾經照顧妹妹的真實事件,增強他們的親密感。孩子難免有爭執,以至爭寵,須讓他們明白,一家四口不會因為爭執而變成三口,親人互相愛顧才是最重要的。家長應以身作則,關愛親人,讓孩子體會到家人能開心共處才是最美好的事,孩子能夠潛移默化,哥哥便懂得愛護妹妹。
資料提供﹕聖雅各福群會樂寧兒童發展中心服務經理梁翠雲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