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彥晨﹕名人違法豪宅 台北市府束手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9日 06:35
2014年03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一座都市的治理,層面千頭萬緒,但關鍵之一就是土地。可以轉換成龐大的利益,其利歸公理論上是全民共享,入私人口袋案例則所在多有,不令人意外。


以台北市來說,過去都市計劃將輕工業區規劃在內湖、南港一帶市郊,隨着都市變遷發展,這些郊區也都成為新興發展區域,這就出現了嚴重難解的難題:原本規劃為工業區、娛樂區、商業區等不得興建住宅的地段,現况是幢幢豪宅櫛比鱗次,這些違法都市計劃法令的住宅到底該如何處理?

發展商繳「代金」牟暴利

本月1日,台北市新實施一項法令「台北市不得為住宅使用地區申請建築許可處理原則」,簡言之,擴大將包括工業區在內的多種都市計劃規定不准許作住宅之使用分區,凡屬新建案要求發展商繳交保證金並於建物登記謄本註記「不得作為住宅使用」,加強遏阻違法興建住宅。


在擴大管制範圍內的新建案,只要單戶面積小於600平方米,一律在領取使用執照前交保證金,6年內未違規作住宅使用,就無息退還。


這套做法和問題更嚴重的新北市相近,都是以繳交一筆代金方式,試圖將問題轉成價金,不過,犧牲的卻是都市計劃的嚴肅性;當發展商取得較廉價的工業區等用地,再變相改建以略低於市價銷出,獲得暴利的是發展商,而居住其中的消費者或是不知情,或是恃着問題複雜且人數眾多,市府難以依法斷水電或拆除,因此就和城市僭建一般,癌細胞不斷擴散,而手術刀永遠趕不上。


住戶眾多 難依法斷水電

大直美麗華一帶是違法豪宅的指標性區塊。根據台北市土地使用區分,本區主要是娛樂和商業區,只供觀光旅館、娛樂購物中心,或是商業購物中心使用。但現况是,汽車旅館林立之外,這塊美麗華商圈大彎北段都市計劃區約10公頃範圍,最少有40棟豪宅,明顯是違法當成住宅使用。


最知名的實例就是瓏山林在大直興建的「博物館」豪宅案。位於樂群二路、愛買旁有3棟11層樓,共154戶的這批大廈,就住着很多政商名人。此外,如王永在家族的「王公館」也位在大直金泰段商業用地上。


「土地財政」後遺無窮

市府一旦查察,依都市計劃法,可以裁罰6萬至30萬元(新台幣),並令恢復原狀,嚴重可斷水電並強制拆除。市府立場是,「有人檢舉我們就去」,但對於拒不開門的住戶,公權力不能強行入內。


大陸一些地方政府以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收入來維持財政支出,成為預算之外的小錢袋,但衍生層出不窮的後遺症,這種稱為「土地財政」的用度,令地方政府得以一時喘息,卻成為迴光返照的殘存生機。


政商操作 野火燒不盡

台北市的違法住宅卻呈現一座現代化都市,計劃永遠趕不上現况,如果這些違法住宅都入住政商名流,或是事實上不可能根絕清理、恢復原狀,除了將之劃分年限,試圖遏阻之後的再生率,並逐漸將既存的就地合法,似乎難有其他良策。


總之,最大受益者是發展商。像有些財團,握有媒體、銀行,又炒作房地產,平日口口聲聲居住正義,其實透過以私人利益為導向的政商操作和媒體宣傳,正默默收割龐大利益。瓏山林只是其中的一例。在不該建住宅的區域興建豪宅,其中甚至住着一名前兩岸事務機構的董事長,這足以說明違法住宅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幕後動因。


作者簡介﹕台灣資深傳媒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