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擾攘一年的阿里巴巴上市案終於告一段落。阿里昨日宣布,决定啟動赴美上市計劃,並對香港表達感謝和尊重。千億IPO大刁離港而去,一直力撐阿里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雖表態祝福,但亦強調香港應繼續討論創新,「不應堅持一成不變的制度」。不過反對阿里合伙人制最落力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則表示,阿里離港長遠來說對香港未必是損失,反而香港因堅守原則而令形象大增。但業界亦促請港交所及證監會就阿里上市過程中引發的A、B股模式、集體訴訟等爭議作出積極諮詢。
阿里昨日宣布,决定啟動在美國的上市事宜,並稱若未來條件允許,將積極參與回歸國內資本市場。阿里的聲明稱:「感謝香港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支持,尊重香港現時的相關政策和出發點。」市場預期阿里集資規模料近千億港元,是繼Facebook後全球最大單新股,若成功上市,市值約1.6萬億元,將成為僅次於Google的全球第二大市值科技公司。
李小加:祝福阿里
雖然香港是阿里首選上市地,但因其提出的同股不同權的合伙人制度被香港證監會認為有損小股東利益而一直未獲放行,阿里最終唯有棄港赴美。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回應稱,祝福阿里,「我非常希望他成功」,香港亦因堅守原則,令他倍感自豪。不過,他強調香港勿因此而沾沾自喜,大眾要繼續討論創新及改革。
Webb:顯示港立場堅定 吸引優質公司
一直反對同股不同權制度的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表示,通過今次事件,香港很好的展示了不會因個別公司改變遊戲規則的立場。只要香港監管者專注於進一步保護小股東權利,為企業管治確立一個清晰標準和底線,讓投資者免於跌落某些陷阱,相信香港會吸引到願意遵守本地規則的優質公司。他祝福阿里巴巴赴美上市一路順利。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過去一年,阿里巴巴不斷對香港施壓,業界對此亦不滿。」不過,他亦提議應考慮引入美國的集體訴訟法。
信永中和:加快諮詢
信永中和副管理合伙人盧華基則說,今次事件令他感失望。他說,從香港股市長遠發展來看,香港需要引入不同行業的公司,來糾正目前側重地產金融股、不健康的市場結構。阿里若能來港上市應可以吸引到國內外科技公司,例如小米今後也可能考慮來港上市。「港交所在諮詢上可以加快步伐,不應等到問題出現才做諮詢,要有長遠計劃。」他也表示,A、B股模式應有條件放寬,關鍵在界定好哪些決策應有股東共同決定,例如派息、收購,以及哪些是由管理層話事的一般運營決策。
明報記者 李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