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在是個媒體及網路的時代。在這種時代,宣傳和製造話題的能力日益重要,如果有製造流行的本領,就可以一夕爆紅。當在台灣紅了以後就到中國大陸去發展,一定紅上加紅,日進斗金。近年來在台灣經營別的行業並不容易,只有餐飲業相對容易。所以靠宣傳起家的餐飲業已成了在台灣做生意的主流。
最成功的就是85℃,它到了現在在中國大陸已開了400家店,今年還要再開150家。一個小店發展到如此規模真是罕見。
但也有失敗的例子。例如「胖達人麵包」用人工香精攙進麵包裏,做出口味很好的麵包,因而瞬間走紅,並開始股票上市,就要進軍資本市場。但它的人工香精部分被人踢爆,它又涉嫌利用母公司「基因國際」進行內線交易炒股,日前已被起訴,在打官司。
鼎王餐飲事件 暴露台經商文化
而最近這兩個星期在台灣吵得很大的,則是另一家「鼎王餐飲集團」的事件。這起事件涉及做生意不老實,靠着欺騙式的宣傳;也涉及飲食安全;並牽涉到鑽法律漏洞、搞違章建築等事情。這起事件已嚴重暴露了當今台灣的經商文化。
「鼎王餐飲集團」乃是台灣中部一家火鍋店發迹而成的餐飲集團,截至現在全台已有40餘家分店,上海有3家分店,一年營業額至少有台幣兩億,員工有600人,已可算是台灣新興的餐飲集團。
但最近,這個集團的負面新聞卻鬧得好大,甚至連政府的衛生福利部一個署長都痛批它是「不法的大老虎」。根據最近的事態發展,最明顯的弊病有以下數端﹕
第一,它的爆紅,主要都是靠着誇大的宣傳。例如它宣稱推出一種火鍋叫做「無老鍋」。它宣稱以前日本有個「無老婆婆」調配出一種鍋物,可以使人健康不老,該公司花了很多心血找到了它的配方。但其實「無老婆婆」根本是個編出來的虛構人物。由於它的異國神秘情調,消費者遂信之不疑。再例如,它宣稱透過摩納哥王室貴族的介紹,取得了一種「鹽中鑽石」的製作技術,在鹽裏加入了松露,製作出「鹽之鑽」。但後來查該公司的帳冊,它根本就沒有進口過松露,也沒有向別國買過「鹽之鑽」,它也沒有製鹽的工廠。所謂的「鹽之鑽」也全是編造出來的高級謊話,用這種外國的高級故事欺騙消費者,這都是編故事式的不實廣告。
第二,除了上述的大謊言外,在具體的技術性廣告上,也多半不實。例如它聲稱麻辣鍋的湯頭用了32種中藥材,實質上只有10多種;它說酸菜鍋加的是天然果醋,實質上是工業方法製造的人工醋;這種廣告不實,最近已被處罰了台幣380萬。足見它的做生意並不老實。
食安風暴不斷蔓延
第三,「鼎王餐飲集團」賣的東西都是中高價位,據說口味不錯,雖然廣告不實、雖然貴了一點,但許多消費者仍照樣去消費。但隨着此案愈鬧愈大,最後發現它所用的中藥材枸杞居然有3種致癌的農藥殘留;它所用的蔬菜萵苣葉居然有農藥三氟敏殘留量超過79倍。當農藥問題被查出,這個問題就由廣告不實升級到了食品安全,這時候消費者才開始緊張,它的生意才大受影響。也因為鼎王事件愈鬧愈大,台灣的衛生福利部才於最近決定抽查各連鎖火鍋店和餐廳的食材。衛福部同時也委託了一家大學抽檢火鍋連鎖店、燒烤店、牛排店的食材,追查食材是否有混冒、造假、農藥及毒素的問題。近年來台灣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米和澱粉、食用油都發生了風暴,鼎王事件已使得食安風暴燒向火鍋店和餐廳。
第四,鼎王事件繼續發展燃燒,到了上星期又出現它的違章建築及股權司法糾紛,這兩件事和食品問題無關,卻和台灣的商業文化有關。台灣的餐廳和店舖,在開業後,由於店是自己的,通常都會偷偷摸摸的搞出一堆違章建築,例如把牆打掉,讓空間變大;把停車的地方蓋起圍牆,當成店面;把後面的天井變成廚房或倉庫等。這種事乃是餐廳店舖的常態,鼎王就有十幾個分店如此。另外,近年來台灣許多商店急速擴大,然後就要股票上市,尤其是要去大陸上市,然後即可進入資本市場,可以賺更多。鼎王目前已是年營業兩億台幣的大店,它也想股票上市上櫃,找到一家投資公司幫忙上市上櫃,由於索價太高,所以鼎王老闆控告對方詐欺背信。由鼎王的違章建築和它的上市上櫃被騙,其實已暴露出當今台灣商業文化的惡劣!
最近兩個星期以來,「鼎王餐飲集團」的新聞鬧得好大,一點也不輸各種政治新聞。此案除了顯露出台灣的餐廳食品安全問題相當嚴重外,最主要的是,此案已暴露了台灣商營的不老實,大家都是在搞宣傳騙人,騙人的會製造出外國的高級虛假故事而一夕爆紅,生意愈做愈大,然後就要去中國大陸發展,可賺更多錢,不老實的商業經營模式,乃是這個廣告網路時代的問題!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