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苦練4年 逢長假攀雪山冰瀑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7日 06:35
2014年03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攀珠峰死亡率達5%至8%,為征服這世界第三極,曾燕紅老師在過去4年苦練,每逢長假期便赴雪山和冰瀑布來回攀爬,在港則每年參加100公里毅行者及每星期練長跑等,結果比預期快了一年完成訓練。她坦言4年來常面對體力透支、受傷及教學壓力等,極為辛苦,但決心堅持下去,「每次好痛苦的時候都會想起學生,知道他們會支持我,如果連我都放棄,那麼他們如何堅持?」


「若我放棄 學生如何堅持?」

曾老師由征服海拔3000米高的雪山開始,逐步增加難度,去年已登過海拔7546米高的新疆慕士塔格峰。她憶述,每年聖誕假期都會到零下10℃的結冰瀑布,在20至80米高的冰壁來回攀爬,反覆練習操作冰斧、冰爪等器械的技術。她又曾在海拔5000多米以上的雪山鍛煉,「每日凌晨4時起牀,5時出發,下午1時多落返來,日日如是,維持半個月」。


她將於4月11日展開登山之旅,乘車抵達5350米處就開始徒步上山,其間要背着氧氣筒等50磅物資。為了令身體適應山高,從6500米起,她每向上爬一二千米,就得向下走1000米,然後再上山,預計5月17日到達海拔8300米,等候天氣許可,就會一口氣連續攀約30小時「衝頂」。


專家﹕首攀攻頂危險 曾﹕不勉強

曾兩度登上珠峰頂的攀山專家曾志成稱,科學家一般稱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為「死亡地帶」,該處的氧氣及氣壓只有海平線的三成,有可能引發腦積水及肺積水等徵狀,令攀登者產生幻覺甚至失去意識,人類一般不可以逗留超過48小時,否則有可能死亡。他續稱,根據文獻,登珠峰的死亡率約5%至8%,大部分人是因虛脫而死,「登頂的時候用了100%的體力,即使上到去,都落唔返來」,故落山沿路有不少屍骨。他又直言「第一次上珠峰就要登頂是好危險」。


曾老師則稱,在其他雪山接受訓練時,對自己要求尤高,「別人攀一次,我會攀多幾次」。她的征珠峰之旅有4名冒險者同行,5人又各有一名當地「雪巴人」(常年在高山生活的一個尼泊爾民族)做嚮導,若嚮導認為有危險,她不會勉強登峰。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