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港學者:國有化不合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7日 06:35
2014年03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華潤電力(0836)高層提出針對本港電力市場的建議,至今未獲港府肯定。有本港和內地學者,亦對有關提議頗有保留,尤其認為建議中提出的「國有化」概念,在本港難以實行。至於在本地建核電廠等建議,可行性亦不高。


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透露,華潤電力相關人士去年約見他,主要想了解香港市場,未有提出具體建議。盧偉國指出,港府並沒有充分理由收回兩電資產,因為兩電都有良好紀錄,供電一向可靠及安全。城市大學商學院管理科學系副教授鍾兆偉更認為,「國有化」提議是譁眾取寵,把內地的一套放在香港並不合適。


收購兩電 政府支出或逾2000億

亦有內地學者不認同建議,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內地正推進國企改革,把國有資本項目讓民營資本參股,身為國際化都市的香港,如果搞「國有化」,是走回頭路。


如果政府要收回兩電資產,將要付出龐大的資金。兩電的《管制計劃協議》列明,「全年准許溢利為管制計劃公司的固定資產的平均淨值的9.99%」,中電2013年的准許溢利為96.38億元,港燈的2012年准許溢利為48.96億元,按此推算,兩電合共的管制計劃固定資產平均淨值為1455億元。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若計及溢價,收購價可能達2000億元,這違背了財政司長曾俊華審慎理財的方針,如果進行,最終亦將由市民「埋單」。


對於建議中提出,長遠中港兩地應實現電網融合,統一由內地向港供電,香港的發電廠則改建為商住區。同時,在大嶼山南面的分流灣及大鴉洲,以及屬於珠海市管轄的蜘洲島、隘洲島及擔杆島興建核電廠。盧偉國指出,若核電廠太接近香港,估計社會有不少反對聲音。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亦表示,經歷福島核事故後,市民對核電安全有疑慮,難以在港建核電廠。


中國電力06年欲進軍香港

中資企業仍意進軍本港公用事業並非罕見,早在2006年,前國務院總理李鵬之女、中國電力(2380)主席李小琳已提出參與香港電力市場,但最後港府選擇與兩電簽訂新的《管制計劃協議》。


不過,近年中資機構積極拓展香港的公用業務(見表),中石油(0857)西氣東輸二線增設香港支線,南方電網去年底亦入股青山發電30%。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