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悲情80後中風住護老院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14日 21:35
2014年03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30歲原是拼事業、尋夢想之年,但失去語言能力、半身癱瘓的80後青年阿民,卻要躺在護老院牀上,每天望着天花板度日。原職中港貨車司機的他,去年尾在內地工作時中風,在當地醫院做開腦手術,再轉送返港,昏迷兩周後醒來,左邊身癱瘓,一度認不出妻子,要入住安老院由人照顧。有病人權益組織稱,本港社區復康服務疲弱,年輕殘疾者出院後住宿選擇少,籲政府檢討。


內地中風開腦 半身癱瘓

29歲的阿民,7年前結識現年24歲妻子阿玲,結婚後育有一名現年4歲的兒子,一家三口同住長沙灣一間約80呎的劏房。阿玲憶述,去年8月29日阿民在內地東莞下班,與同事一起晚飯時突然暈倒,失去知覺。工友將他送到東莞鳳崗廣濟醫院,抵院後,醫生發現其左大腦出血,即做開腦手術,抽走血塊,並取出頭顱左邊一塊直徑5厘米的頭蓋骨減壓。


阿玲趕到內地了解情况,考慮本港醫療較佳,事發後第二日將頭骨未縫合及昏迷的阿民,送返本港威爾斯親王醫院治理。在事發的第12日,阿民醒來,卻不認出妻子,又失去語言能力,右邊身更癱瘓,只有左手手指及腳有反應。阿民轉到廣華醫院留醫,經社工轉介下再到護老院暫住。


治療月花4000 妻兒靠綜援維生

入住護老院期間,阿玲稱護理員曾給阿民服用過量降血壓藥,令她十分擔心。至2月底,阿民再到廣華補回頭骨空洞,現已回護老院休息,經物理治療及針灸後,現已能坐起身,又能認得阿玲,惟說話仍然十分含糊,不能清楚表達自己意思。阿玲和兒子自此靠綜援維生,每月則要為阿民付近4000元針灸及物理治療費用。


廣華醫院發言人稱,駐院社工一直密切跟進阿民的情况,了解其居所狹窄,難以照顧需坐輪椅的阿民,曾提出入住安老院及申請公屋的選擇,最終今年1月替他找到一間護老院,可供他長住,社工亦會繼續跟進其申請公屋事宜。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稱,本港年輕的肢體殘障或行動不便者,社區內住宿選擇的確很少,而醫院復康科牀位一向緊絀,護士人手又不足,令他們被迫出院,轉向安老院市場,但未達合適年齡便入住安老院,會令病人情緒大受困擾,而安老院的物理治療服務亦只針對老年人,或未能幫助年輕病人,呼籲政府檢討,加撥資源於復康服務。


明報記者 林智傑 丁灝嵐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