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銅價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全面下跌,跟中國金融市場資金緊張有關。中國不少企業一直進口銅及其他金屬作抵押融資,以獲得利息較低的美元貸款,然後再兌換成人民幣,以作套息交易獲利。隨着中國信貸現緊張,外界擔心融資大舉拆倉,令商品價格進一步下挫。
中國上周出現首宗企業債券違約,顯示政府不會為公司債提供擔保,打破外界一直預期。周二保定天威保變電氣債券停牌,外界擔心將有更多債務違約個案出現,加劇銅價波幅。
中國對銅的需求雖佔全球四成,但近期的入口並非用於工業生產。這些企業往往進口銅作為抵押品,然後從銀行取得信用證作融資。當銅庫存運抵中國時,企業便將之出售還債。銅價上升,銀行樂於參與這交易,但銅價今年已下跌近16%,令銀行再三猶豫。有分析員更稱,部分銀行現正追討貸款,促使銅價進一步下跌。
對企業而言,銅價下挫亦意味着需要更多抵押品才能借錢,令企業融資更見緊張。人民幣最近走弱、升值預期下降,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大宗商品顯得更加昂貴,不利這種交易,導致銅及鐵礦石等金屬的融資需求減弱。
(綜合報道)
中國上周出現首宗企業債券違約,顯示政府不會為公司債提供擔保,打破外界一直預期。周二保定天威保變電氣債券停牌,外界擔心將有更多債務違約個案出現,加劇銅價波幅。
中國對銅的需求雖佔全球四成,但近期的入口並非用於工業生產。這些企業往往進口銅作為抵押品,然後從銀行取得信用證作融資。當銅庫存運抵中國時,企業便將之出售還債。銅價上升,銀行樂於參與這交易,但銅價今年已下跌近16%,令銀行再三猶豫。有分析員更稱,部分銀行現正追討貸款,促使銅價進一步下跌。
對企業而言,銅價下挫亦意味着需要更多抵押品才能借錢,令企業融資更見緊張。人民幣最近走弱、升值預期下降,以美元計價的進口大宗商品顯得更加昂貴,不利這種交易,導致銅及鐵礦石等金屬的融資需求減弱。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