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去年打出重振311災區的口號,成功申辦2020年奧運,然而輿論漸憂慮奧運將成拖累災區復興的禍端。災區官員指出,奧運狂熱恐令外界減低對災區的關注,而籌備奧運的基建工程則令建築成本急升,對災區重建造成負面影響。
除核污人員召回東京
地震3年過後,重災區岩手、宮城、福島3縣仍舊一片荒蕪,住宅重建工程進展緩慢,福島核事故仍未解決。政府期望藉舉辦東京奧運,為災區帶來經濟效益,加速復興,惟《朝日新聞》早前訪問災區3縣共42名地區政府首長,當中只有約30%認為奧運有利災區,例如有助吸引旅客、促使中央政府加緊重整受災地區等。60%受訪者認為奧運弊多於利,擔心舉辦奧運將加劇資源與人力不足或令復興預算減少。
日本政府計劃為東京奧運投入約5000億日圓(約376億港元)資金以興建設施,建築商喜迎大商機之際,災區憂慮已漸成真。福島縣南相馬市建築商協會早前接獲承建商通知,部分清除核污染工程人員需返回東京,參與奧運建設。福島縣會津若松市興建2000戶住宅的計劃,則由於建築材料及人力成本急升,難以覓得出價符合政府預期的承建商,導致一再流標,拖慢重建進度。有建築業界人士稱,政府為重建災區設定的投標價已追不上急升的市價。
福島建住宅一再流標
國土交通部大幅提高災區三縣的建築工人標準薪金約三成,助增加人手,但建築界人士指出,日本經歷多年通縮,業界已收縮至難以應付急遽增加的基建需要,除了培訓人員需時外,一般建築公司亦擔憂奧運後業務再次萎縮,對擴充人手及增添設備持觀望態度。立教大學地域福利專家森本佳樹教授指出,日本政府既將「震災復興」定為奧運主題,必須就奧運對災區基建、災民支援預算等方面的影響作出調整,並正視奧運經濟效果是否惠及災區。
除核污人員召回東京
地震3年過後,重災區岩手、宮城、福島3縣仍舊一片荒蕪,住宅重建工程進展緩慢,福島核事故仍未解決。政府期望藉舉辦東京奧運,為災區帶來經濟效益,加速復興,惟《朝日新聞》早前訪問災區3縣共42名地區政府首長,當中只有約30%認為奧運有利災區,例如有助吸引旅客、促使中央政府加緊重整受災地區等。60%受訪者認為奧運弊多於利,擔心舉辦奧運將加劇資源與人力不足或令復興預算減少。
日本政府計劃為東京奧運投入約5000億日圓(約376億港元)資金以興建設施,建築商喜迎大商機之際,災區憂慮已漸成真。福島縣南相馬市建築商協會早前接獲承建商通知,部分清除核污染工程人員需返回東京,參與奧運建設。福島縣會津若松市興建2000戶住宅的計劃,則由於建築材料及人力成本急升,難以覓得出價符合政府預期的承建商,導致一再流標,拖慢重建進度。有建築業界人士稱,政府為重建災區設定的投標價已追不上急升的市價。
福島建住宅一再流標
國土交通部大幅提高災區三縣的建築工人標準薪金約三成,助增加人手,但建築界人士指出,日本經歷多年通縮,業界已收縮至難以應付急遽增加的基建需要,除了培訓人員需時外,一般建築公司亦擔憂奧運後業務再次萎縮,對擴充人手及增添設備持觀望態度。立教大學地域福利專家森本佳樹教授指出,日本政府既將「震災復興」定為奧運主題,必須就奧運對災區基建、災民支援預算等方面的影響作出調整,並正視奧運經濟效果是否惠及災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