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與友共餐,席間有在物業管理公司、業主立案法團,以及在地區擔任議會工作多年的朋友,聽他們訴說日常處理的屋苑鄰里工作,慨嘆香港人情變得淡薄,儘管私人屋苑清楚列明不可飼養寵物,犯例者不但大有人在,即使在其他住戶投訴下,依然故我,漠視警告。
管理無策 兩面受難
管理處束手無策,兩面受難,投訴人直斥他們辦事不力,當事人對他們視若無睹,遇着上司不體諒,還要受到指摘,正是左右做人難。對於政府考慮將來透過不同方式徵收廢物處理費,大家都耍手搖頭、不甚看好,認為在今天的政治氣氛下,要改變生活習慣,達到共識是談何容易。就以垃圾袋費用為例,只要有個別住戶拒絕使用公眾垃圾袋,自行使用各式膠袋處理家居廢物,若管理處拒絕處理,他們相信一定收到住戶的強烈投訴。
淘大花園自願參加試驗
在報章上得知淘大花園自願參加試驗計劃,牽涉四幢大廈超過一千住戶參與,引入三個徵費方案測試實際運作,包括按重量、體積或垃圾袋收費,由管理處執行操作,但因為是試驗計劃,住戶在計劃完成後都會獲發還所有費用。好奇心驅使下,筆者大膽請教淘大花園業主立案法團主席葉興國,他為何獨排眾議,承受可能的投訴,願意做白老鼠?他認為任何新措施或改變總會有人反對,但如果因噎廢食,社會是不會有進步,居住環境是不會有改善的。
况且,淘大花園的住戶十分團結,可能是一埸SARS疫症把大家拉近,大家學會了守望相助,有商有量。他相信阻力或多或少總會有,但他堅信只要多宣傳、多解釋,大家是會明白改變習慣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淘大花園是香港典型的大型高層多戶的屋苑,在廢物收集及物流管理上相對複雜,要令千個住戶改變習慣絕不容易,硬件軟件的配套要得宜。但葉先生相信妥協、堅持和身體力行,是改變的基石。
每人讓一步 發揮團結精神
我們不希望要一場疫症才令香港人團結,希望大家能以香港這個家的健康發展為大前提,每人讓一步,發揮團結妥協的精神。我期望見到試驗計劃成功,為推動社會作出改變,行出一大步。
中電企業發展總裁
[莊偉茵 莊諧並重]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