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烏克蘭局勢緊張,除了歐洲股市跌幅較大外,金價、美股回軟,避險情緒未有明顯升溫,地緣政局不穩,對港股衝擊只會短暫,但中國疲弱的經濟數據,以及聯儲局下周議息料繼續縮減買債,卻為港股帶來沽壓。不過,中央為中國經濟保底,兩會周四閉幕後或有利好消息跟尾,可以對股市帶來支持,部分基本面不俗,但受資金撤出舊經濟產業而殺錯良民的股份,值得留意。
儲局料續減買債 新興市場股匯添壓
美國軍艦進入黑海,令烏克蘭事件急轉緊張,但消息早在市場醞釀,歐洲股市急回,更可能是投資者為避免周末出現突變而先行離場。反之,美國周五公布非農就業數據理想,美股、金價回軟,油價、債息上升,市場回應下周聯儲局議息繼續縮減買債預測。事實上,從早前聯儲主席耶倫及其他委員言論,可見近期經濟數據轉弱或受到惡劣天氣影響,不致於影響當局原來計劃,聯儲局下周決定繼續減少買債機會較大,對新興市場股匯添壓。
中國2月份出口額按年大跌近兩成,遠差於市場預計會受春節影響、增長會放緩至5%。不過,若記得1月份公布出口大增逾一成,遠高於預測持平,惹來出口造假疑雲,現在看來,只是春節提前出口,令數據大幅波動,綜合首兩個月數據,出口只是輕微下跌。春節因素之外,美國稍早前異常天氣打擊當地經濟,也可能影響到中國製造業訂單,姑勿論如何,中國的經濟在春節後是否可以重拾動力,才是焦點,市場正等待更多數據作評估。
李克強料會出口術穩信心
以目前情况來看,陸續公布2月份一系列的經濟數據也難以樂觀,但兩會閉幕,總理李克強將會見傳媒,中國政府已定下今年經濟增長約7.5%目標,屆時總理會否進一步出口術穩定市場對中國信心,值得期待。此外,中央決心減少經濟對投資的依靠,消費增長溫和,出口實容不下大幅減速,相信兩會後加快上海自貿區發展,甚至盡快擴大試點,自貿區概念股可留意。
高鐵核電獲「欽點」 惟市弱難成氣候
港股方面,資金在新能源、科網等熱炒的國策行業發掘新主題,政府表明今年工作要推動高鐵、核電等技術裝備走出去,以及推動一批核電項目,中廣核礦(1164)、東方電氣(1072)、上海電氣(2727)等周五受捧,但周四一度炒高的受惠頁岩氣概念的油服股急升後無以為繼,可知今次一批國策股,在市况疲弱難成氣候,要吸引資金繼續跟進不易;鐵路、農業等也是扶持範圍,不排除會有反彈,但並非中長線選擇。
中國建築前景穩 11.5元有支持
內房股的反彈也屬曇花一現,中國建築(3311)受累樓市向淡也持續受壓,但公司基本良好,受大環境下跌正是低吸好時機。中建築今年1月新增合約大增1.5倍,已相當全年目標三分之一,當中包括早被市場獲悉的美高梅中國(2282)氹仔項目,未有太大意外,但至少今年工作進程能見度及完成度相當高,而現時手頭未完合約夠3年發展,業務受樓市不景氣影響不大。
再者,縱使內地樓市增長放緩,中央推動保障房投資不減,今年新開工保障房目標將達700萬套以上,較去年還有多,加上城鎮化帶動的一系列的基建工程,建築業前景不差,以目前估計中建築今明兩年純利增長可達三成、兩成,現價預測市盈率14倍,估值合理。雖然股價走勢麻麻,但估計再跌在11.5元開始有支持。
[江宗仁 還看今朝]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