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志豪﹕天氣熱是溫度計的錯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7日 06:35
2014年03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政協常委、恒地副主席李家傑兩會期間向北京告狀,狠評鍾庭耀的民調。


有人說,李家傑是個人意見,不代表要打壓學術自由。


先不說李家傑有政協及大財團的權貴身分,單說他在兩會期間發言,對象是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是代表香港向中央反映問題,背後的政治含意及壓力,豈是「個人意見」這麼簡單?

學界流傳,某些財團明言,不會資助任何涉及「佔中」的學系部門,無形中迫使學界中人,不敢和「佔中」拉上密切關係。


同樣道理,李家傑如此高調點名,向中央批評港大民調,等於是在財政,以及政治上,向大學施壓。


大學可能考慮,日後要求財團贊助,會否變得困難?和內地的教育部門合作如何?打個比喻,下次李克強還肯到訪嗎?

2000年董建華的特別助理路祥安,要求港大嗌停鍾庭耀的民調,校長鄭耀宗威脅陰乾鍾庭耀;今天大家學精了,不會明言嗌停,但製造輿論,形成壓力,最理想便是,大學自己頂不住,自斬大將,還可以用「正常調動」為名過關。


今天左派齊轟港大民調不科學,但曾經,港大民調的結果,卻榮登《人民網》版面。


2007年4月,回歸十周年前夕,港大民調結果顯示,港人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創歷史新高。當時《人民網》以「香港大學民調:港人對中央政府信任度大幅飈升」為題報道。


為何當時沒有人指摘鍾庭耀的民調不科學?不指摘鍾庭耀「發表」了有利中央的民意?

為何2007年的民調對中央「有利」,近年卻變成「不利」?為政者不檢討過去7年發生什麼轉變,卻怪罪反映民意的機構,等於說,天氣熱,是因為溫度計出了問題。


香港已陷入失去新聞自由的恐懼,難道連學術自由也要淪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