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人大重慶團昨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討論並接受中外記者採訪。記者因故遲到5分鐘,甫踏入本身已並不寬敞的重慶廳,已發現裏面疏疏落落,更鮮見外國記者。
薄妙語連珠 記者不敢分心
每次遇見這種情况,總會令人想起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主政時那種「迫爆重慶廳」的情景。是時也,中外記者裏三層外三層擠得水洩不通已是常態,而由於意氣風發的主人翁每每妙語連珠並言而有物,總不會令記者空手而回,同時記者會往往由頭到尾都那麼緊湊,因此鮮有記者敢離場,甚至不敢分心,擔心「機會」稍縱即逝。
但自從特立獨行的薄熙來「出事」後,除了網絡訊號差勁依舊外,人大的重慶團記者會已物是人非:如今坐在「薄督」的重慶廳「寶座」上的是被譽為政壇新星的政治局委員兼市委書記孫政才,左右兩側仍是市長黃琦帆及市委前副書記張軒,有所不同的是,前市長王鴻舉蹺起二郎腿,大剌剌地攤坐一旁,十足「大哥」模樣。
當年薄治下的重慶團記者會上,一名中級工作人員四處打點,忙碌而高度緊張,眼鏡背後的目光集中而專注;然而同一張熟悉的面孔,同一個高大的身影,昨日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長時間專注察看其手機。
「無一提問和回答有意思」
對記者而言,最要命的是,整個記者會無料可寫,乏善可陳。記者身旁一名內地女記者在記者會尾聲時的一句牢騷可作最好總結:「5、6條問題,提問的不是什麼農業報、中國教育電視台,就是中國工商報、中國改革報……幾乎全都是行業報,沒有一個提問和回答是有意思的。」
薄妙語連珠 記者不敢分心
每次遇見這種情况,總會令人想起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主政時那種「迫爆重慶廳」的情景。是時也,中外記者裏三層外三層擠得水洩不通已是常態,而由於意氣風發的主人翁每每妙語連珠並言而有物,總不會令記者空手而回,同時記者會往往由頭到尾都那麼緊湊,因此鮮有記者敢離場,甚至不敢分心,擔心「機會」稍縱即逝。
但自從特立獨行的薄熙來「出事」後,除了網絡訊號差勁依舊外,人大的重慶團記者會已物是人非:如今坐在「薄督」的重慶廳「寶座」上的是被譽為政壇新星的政治局委員兼市委書記孫政才,左右兩側仍是市長黃琦帆及市委前副書記張軒,有所不同的是,前市長王鴻舉蹺起二郎腿,大剌剌地攤坐一旁,十足「大哥」模樣。
當年薄治下的重慶團記者會上,一名中級工作人員四處打點,忙碌而高度緊張,眼鏡背後的目光集中而專注;然而同一張熟悉的面孔,同一個高大的身影,昨日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長時間專注察看其手機。
「無一提問和回答有意思」
對記者而言,最要命的是,整個記者會無料可寫,乏善可陳。記者身旁一名內地女記者在記者會尾聲時的一句牢騷可作最好總結:「5、6條問題,提問的不是什麼農業報、中國教育電視台,就是中國工商報、中國改革報……幾乎全都是行業報,沒有一個提問和回答是有意思的。」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