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陳肇春表示,美國學者認為,最完整的「企業健康項目」應該包括六方面,分別是職業安全、體能和生理、社會(同事、家庭)、知識、情感(如心理輔導、正面思維)、心靈(員工認同的價值觀)。
因此,中小企業千萬不要誤會,「企業健康項目」就是要在公司內開設健身室,或者資助員工去參加健身會籍。這只是其中一些形式而已。
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亦可以小有小做。最簡單的,就是為員工舉辦健康講座,因為坊間都有不少機構願意派人主講。好像教員工做一些毛巾操或者橡筋操等,根本就不需多少成本。
藉Apps將活動遊戲化
亦可以將活動遊戲化,來吸引員工參與;例如,全公司每人下載一個運動App,大家合力完成某個跑步里程後,一起吃一餐。又或者大家一起跑步減卡路里,每減10卡,公司就捐1元給慈善機構。
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員工的需要和興趣所在,那些東西較迫切和需求較大。這可以透過不記名的網上問卷,來收集員工的意見和健康情况。舉例說,若部分員工已經有高血壓和心血管毛病,便應先處理這方面的問題。
當然,管理層亦一定要支持,並在初期找到合適的搞手,才能影響到其他人的參與率,「可以向他們強調,健康是無價的,你仔細老婆嫩……」
但陳肇春強調,僱主推行「企業健康項目」時,要有一些耐性,不宜太急攻近利。
因為始終員工參與率需要一個上升過程。一般來說,要第3、4年才可以看到一些開支上的節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