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年兩會,國務院總理會先前往哪個政協小組座談,被視為中央當年最關注什麼議題的一種態度,前總理溫家寶在任期內均以經濟組和農業組為首見之列,而去年兩會,雖然李克強當時仍是國務院副總理身分,但已經「溫規李隨」,在去年全國政協全體大會召開後第二天,出席政協經濟及農業組的聯席座談會。
適逢昨日全國政協全體大會召開,已經貴為總理的李克強今年將優先接見哪個組別再引關注,據本報了解,他很大機會與去年一樣,在政協全體大會召開次日,即今天接見經濟組及農業組政協委員。
學者﹕「溫規李隨」是習慣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指出,李克強跟隨溫家寶習慣先見經、農兩組是意料之中,從李克強上任以來多次視察農業,以及他作為首名擁有經濟學博士銜頭,被稱「非常懂經濟的總理」,便可知他也是以經、農為重。
另一方面,由於習、李班子上任後常重申「不以GDP論英雄」,外界擔心中國在強調深化改革之下願意淡化甚至輕視經濟增長,變相令經濟下滑,因此,北京理工大學經濟系教授胡星斗認為,如果李克強今年繼續選擇在兩會第二日立即見經濟組,也是釋出讓市場放心的信號,同時也可透過見面講解其今年的經濟佈局藍圖,給大家提早派定心丸。
經濟篇幅減 但分量更重
至於昨日召開的第12屆全國政協二次全體會議,由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發表政協工作報告。在這份被視為政府工作報告前哨的16頁紙文件中,只有約150字左右提到經濟內容。報告對今年政協工作作出6點部署,其中有關經濟方面內容列入第二及第三點的前列位置,突顯重要性,宏觀方面包括要做好深化財稅改革、完善金融體系的工作;而經濟增長總基調是要「持續健康發展」,為做好總基調,報告首要提出在推進城鎮化,調整產業結構方面下功夫,並指出要「控制及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認為,有關經濟的篇幅減少不代表今屆領導看輕經濟,反而貫徹了重質不重量的風格,例如兩年前提到金融風險,只稱要「敏銳捕捉經濟運行中苗頭性、傾向性和警示性問題」,而今年報告則明確是要「控制和化解地方債」,改革方面,兩年前籠統說要深化財稅及金融改革,最新報告則分列為財稅改革要深化,金融體系要完善兩個方向。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