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民幣兌美元錄得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現貨一度跌至6.18元兌一美元。本港的人民幣存款每年均有增長,金管局公布,2014年1月份認可機構的存款總額增加0.1%,當中香港人民幣存款增加3.8%,至1月底的8934億元人民幣。市場預期美國退市令新興市場資金撤走,對人民幣屬負面影響。再者,中國2月份非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由49.5下跌至48.5,令市場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因此受壓。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王良享認為,中國政府不願人民幣只升不跌,而近日人民幣調整相信是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未來雙邊浮動將趨於頻繁。新興市場近期出現撤資迹象,故王良享認為是次人民幣回調亦屬正常現象。他料短期進一步大跌的機會不大。
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過分憂慮,而且擔心會中國會發生硬着陸。施羅德亞洲定息產品高級投資策略師Pieter van der Schaft認為,對於新興市場貨幣投資者而言,人民幣仍是風險較低的選擇,縱使近期其他新興市場貨幣急劇波動,人民幣的表現仍非常強勁及穩健。鑑於各種外圍因素,加上中國當局持續放寬匯率監管及致力保持市場穩定,他認為人民幣將於2014年繼續保持逐漸升值趨勢,而整體升幅或會低於2013年。
商品價格下跌風險有限
而且,他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着陸。儘管出現經濟增長放緩迹象,如近期的採購經理指數下跌,中國政府仍有許多政策手段可確保中國經濟保持高於7%的增長。此外,受惠於基建項目、出口進一步回升、房地產開發及消費開支維持穩健,經濟增長將受到良好支持。最近幾個月的商品進口量顯示基建開支及房地產開發等方面仍持續強勁增長。因此,我們認為商品價格下跌的風險有限。
信貸方面,中國當局的主要政策重點是抑制影子銀行的借貸活動,以及透過金融改革逐漸引入市場化的利率機制。除此之外,中國人民銀行仍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取態,這反映在強勁的信貸數據上。強勁的信貸資金流亦將繼續為經濟增長帶來支持。此外,在最近這一輪新興市場動蕩中,人民幣繼續扮演傳統相對較低風險的投資角色。除了強勁的基本因素之外,人民幣的穩健表現亦反映中國當局將致力保持市場穩定,特別是當局將會進一步實施開放資本帳戶及利率自由化的措施。
人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趨增
展望2014年,他預期人民幣將繼續保持逐漸升值的趨勢,但人民幣匯率升幅或會低於2013年,當時在岸人民幣升幅為2.9%。首先,在岸人民幣仍受到穩健的經常帳戶盈餘所支持,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14年的經常帳戶盈餘為2700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7%。其次,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快速推進,中國當局積極推動將人民幣發展為國際儲備貨幣。就此而言,隨着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的份額持續增加,新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發展,以及資本帳戶持續自由化(如實施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RQFII)及合資格境內投資者計劃(QDII)、允許中國發行人將發行離岸債券所得款項轉回國內),人民幣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最後,Pieter van der Schaft認為,在實施資本帳戶及金融市場自由化期間,中國當局將高度重視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而鑑於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3.7萬億美元,當局擁有非常充足的空間為人民幣提供支持。
瑞銀:宜買入長期期權或直接兌換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投資辦公室Kiran Ganesh及投資總監研究部Gary Tsang表示,人民幣升值是近幾年趨勢之一;但在過去10天,人民幣兌美元跌幅超過1%。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有意在進一步推進貨幣市場自由化之前,引導市場雙向波動。他們認為最終人民幣將繼續升值,近期的下跌帶來了較長期的機會。但鑑於不確定性升高,投資者應該警惕人民幣期權拋售行為,而且應通過買入較長期期權或直接買入貨幣來參與人民幣長期升值主題。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王良享認為,中國政府不願人民幣只升不跌,而近日人民幣調整相信是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未來雙邊浮動將趨於頻繁。新興市場近期出現撤資迹象,故王良享認為是次人民幣回調亦屬正常現象。他料短期進一步大跌的機會不大。
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過分憂慮,而且擔心會中國會發生硬着陸。施羅德亞洲定息產品高級投資策略師Pieter van der Schaft認為,對於新興市場貨幣投資者而言,人民幣仍是風險較低的選擇,縱使近期其他新興市場貨幣急劇波動,人民幣的表現仍非常強勁及穩健。鑑於各種外圍因素,加上中國當局持續放寬匯率監管及致力保持市場穩定,他認為人民幣將於2014年繼續保持逐漸升值趨勢,而整體升幅或會低於2013年。
商品價格下跌風險有限
而且,他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硬着陸。儘管出現經濟增長放緩迹象,如近期的採購經理指數下跌,中國政府仍有許多政策手段可確保中國經濟保持高於7%的增長。此外,受惠於基建項目、出口進一步回升、房地產開發及消費開支維持穩健,經濟增長將受到良好支持。最近幾個月的商品進口量顯示基建開支及房地產開發等方面仍持續強勁增長。因此,我們認為商品價格下跌的風險有限。
信貸方面,中國當局的主要政策重點是抑制影子銀行的借貸活動,以及透過金融改革逐漸引入市場化的利率機制。除此之外,中國人民銀行仍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取態,這反映在強勁的信貸數據上。強勁的信貸資金流亦將繼續為經濟增長帶來支持。此外,在最近這一輪新興市場動蕩中,人民幣繼續扮演傳統相對較低風險的投資角色。除了強勁的基本因素之外,人民幣的穩健表現亦反映中國當局將致力保持市場穩定,特別是當局將會進一步實施開放資本帳戶及利率自由化的措施。
人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趨增
展望2014年,他預期人民幣將繼續保持逐漸升值的趨勢,但人民幣匯率升幅或會低於2013年,當時在岸人民幣升幅為2.9%。首先,在岸人民幣仍受到穩健的經常帳戶盈餘所支持,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14年的經常帳戶盈餘為2700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7%。其次,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快速推進,中國當局積極推動將人民幣發展為國際儲備貨幣。就此而言,隨着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的份額持續增加,新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發展,以及資本帳戶持續自由化(如實施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計劃(RQFII)及合資格境內投資者計劃(QDII)、允許中國發行人將發行離岸債券所得款項轉回國內),人民幣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最後,Pieter van der Schaft認為,在實施資本帳戶及金融市場自由化期間,中國當局將高度重視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性,而鑑於中國的外匯儲備高達3.7萬億美元,當局擁有非常充足的空間為人民幣提供支持。
瑞銀:宜買入長期期權或直接兌換
瑞銀財富管理全球投資辦公室Kiran Ganesh及投資總監研究部Gary Tsang表示,人民幣升值是近幾年趨勢之一;但在過去10天,人民幣兌美元跌幅超過1%。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有意在進一步推進貨幣市場自由化之前,引導市場雙向波動。他們認為最終人民幣將繼續升值,近期的下跌帶來了較長期的機會。但鑑於不確定性升高,投資者應該警惕人民幣期權拋售行為,而且應通過買入較長期期權或直接買入貨幣來參與人民幣長期升值主題。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