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負面因素見盡 聯邦製藥抵買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4日 06:35
2014年03月0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月醫藥股續受熱炒,很多市值稍為過百億的公司,今年市盈率動不動都過20倍。筆者12月提及利君(2005;見2013年12月20日《利君股價未反映基本面》、2013年12月24日《利君估值平增長快 潛在回報40%》),股價表現不錯。那麼,仲有冇唔貴得嚟,條數又唔錯嘅醫藥股呢?


聯邦製藥(3933)是原料藥生產商,產品為抗生素類相關產品,由上游(中間體,Intermediate)、中游(Bulk,原料藥)至下游(Finished Products,制劑)均有參與。主打產品為青霉素類(Penicillin-type)產品,亦有生產頭孢類(Cephalosporins-type)產品。主打是前者,市場份額達60%左右之多,而後者,聯邦則只是其中一個生產商,並沒有什麽優勢。所以,筆者集中討論青霉素類相關產品。青霉素類的上游、中游及下游產品分別為6-APA、半合成青霉素類(Semi-synthetic Penicillin-type)及阿莫西林(Amoxicillin)。


曾因中央打擊抗生素 需求受壓

聯邦過去幾年大幅增加上游中間體6-APA的產能,2015年的產能水平預計將會差不多是2009年的2倍。市場對聯邦股價一致睇淡,因為自2011年開始,中央打擊抗生素濫用,令需求下降;但另一方面,聯邦的6-APA產能卻同時間釋放出來,需求降、供應增,結果整個青霉素類供應鏈的利潤率大幅下滑——毛利率由2010年下半年最高峰時的44%,大跌至2012年上半年最低的27%,去年上半年則回升至31%。由於這些原料藥產品完全是成本上的競爭,聯邦原本打算於內蒙大幅增加低成本的產能(使用生產較低的最新生產方法,加上內蒙電力成本低),以此進一步拉闊跟競爭對手的成本差距,亦無可厚非,但時機不對。去年可說是聯邦的低點,錄得過去10年首個虧損(雖然剔除一次過項目核心盈利仍然是正數的)。


篇幅所限,下回再續。


gubiao388@gmail.com

逢周一、二、三、五刊出

[股飈 飈升股部落]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