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會盼改革新猷 反貪須標本兼治長青網文章

2014年03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3月03日 06:35
2014年03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2014年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今日起陸續開幕,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這個中國政治的年度盛會。由於去年11月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議,令人期待2014是「改革元年」,因此,即使今年的兩會沒有重大的人事和法案議程,人們還是強烈期待在眾所矚目的民族問題、反貪腐、司法改革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等方面,能有新的氣象。


就在兩會揭幕前夕,雲南昆明火車站發生了被指是疆獨分子發動的恐怖襲擊事件,死傷逾百,對此種針對無辜平民的殺戮行為,遭到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內舉世輿論的譴責。可以預料,新疆和西藏的穩定問題,將成為今年兩會的熱門話題之一。人們希望的是,對恐怖勢力的打擊,不應成為針對特定族群和宗教的歧視。否則,對於民族團結、對疆藏兩地的長治久安都是有害無益的。


貪官落馬頻率加快

反腐治本仍待破題

每年的兩會,貪腐問題都是民眾關注的熱點,自從中共十八大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蒼蠅老虎一起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牢籠」等口號後,一年多來,內地確實有大批貪官落馬,僅省部級官員就有20多個。進入2014年,省部級貪官落馬的頻率有加快之勢,而且反貪矛頭指向前所未有的高層——中央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雖然相關案件暫未對外公布,但周的家人、秘書及有商業聯繫者紛紛被拘,預示對周永康的公開懲處已為時不遠。這對打破過往「刑不上常委」的反貪禁區,算是重大突破。


不過,用法治標準衡量,反貪腐成功與否,既不在於打了幾隻「大老虎」,也不在於抓了多少貪官,而是看能否建立一套長效機制來預防和制止貪腐,即從讓官員「不敢貪」到讓他們「不想貪」和「不能貪」。


一年多來,治標之策不可謂不多,如厲行節儉反對奢靡之風的8項規定和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反四風」運動,確對整飭官場風氣起了一定作用。但治本之策如官員財產公開,在歷經多年「試點」之後,仍未有全面推廣的時間表,為此事大力鼓吹的「新公民運動」許志永等人還遭到打壓、判監。輿論監督仍處處受限,打擊網絡謠言形成寒蟬效應,實名舉報者遭受壓力。看來,破解「權力入籠」這一反貪關鍵難題,才是觀察中國未來能否建立起清明政治的重點。


公開透明反貪利器

司法正義萬眾期待

一切腐敗都是權力的腐敗,如果權力爛在制度的根本上,即使揪出再多貪官,也難治本。反貪腐除了「敲山震虎」,還必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法制的力量,把特權這隻「老虎」關進「制度的牢籠」。而公開透明,正是針對特權腐敗的殺手鐧。今年兩會的透明程度,特別是對「打老虎」進展的公開程度,正可反映反腐制度建設的進展。


從許志永案,人們自然想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司法改革,仍任重道遠。習近平曾強調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但在實際生活中,各種有悖公平正義的司法亂象仍層出不窮。去年以來,司法改革出台了一些新猷,如將法院判決書擺上網、深圳等地試驗法官脫離行政公務員系統等等,但在落實憲法賦予公民的各種權利,給予人民更多的政治自由方面仍乏善可陳。今年的兩會上,新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將首次作工作報告,人們有理由期待司法改革有更大的進展。


轉變方式壯士斷腕

天空晴朗政治清明

每年兩會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都偏重經濟領域。今年兩會,又是總理李克強宣讀首份政府工作報告,各界對此寄望甚殷。說到中國經濟,最近為禍神州大地的霧霾,已經向全社會敲響了警鐘﹕那種以犧牲環境和人民健康為代價的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粗放式經濟高速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政府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即進一步壓縮產能過剩、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嚴格規範空氣、水源排放標準。這固然會觸動一些地方政府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甚至會暫時拉低經濟增長幅度,這正是考驗中央政府轉變發展方式的的決心,以及戰略定力和決斷力的關鍵時刻,人們希望新一屆政府切勿重蹈4萬億撒錢救市的宏觀調控覆轍,讓人看到改革創新的決心。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2014年是中國改革的關鍵之年,我們希望執政當局在兩會上把各項改革落到實處,讓人民看到晴朗的天空的同時,也感受到清明的政治。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