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20年來首次大幅改革食物標籤制度。修訂草案規定,卡路里等熱量單位的內容需要更大更粗的字體標示,標籤上的含糖量則要新增「添加糖分」以反映食品加工過程中加入的非天然糖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認為,美國人從添加糖分中攝入過多熱量。
增列「添加糖分」 兩年寬限期
今次修訂是美國政府發起反肥胖運動的一部分。發起「讓我們動起來」(Let's Move)活動的第一夫人米歇爾與FDA官員一起在白宮宣布草案。米歇爾發聲明稱:「我們的指導原則很簡單:當您作為父母與消費者走進當地商店購買食品時,可以辨別哪些食品對您的家人有益。所以,這是一個大事件,它將會給美國家庭帶來重大影響。」
美國原規定食品標籤上要標註維他命A、維他命C、鈣和鐵等營養成分,修訂草案新增維他命D和鉀,維他命A與C則改為讓廠家自行決定是否標註。FDA說,維他命D有助骨骼健康,鉀有助降血壓,但許多美國人維生素D與鉀攝入量不夠。FDA又要求繼續標注「總脂肪量」、「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但刪除了「來自脂肪的熱量」,因為研究表明脂肪類型比脂肪數量更重要。
FDA稱,草案通過後將給予食品商兩年時間調整。美國逾三分之一人口過胖,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本周發表的統計顯示,2至5歲兒童中過胖比例在過往10年破天荒急跌43%,顯示反肥胖行動或開始收效。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