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食油含致癌的苯並(a)芘,可能是用以製作植物毛油的穀物和植物早已受到空氣、水和土壤等污染。如直接使用燃燒產生的氣體烘乾穀物和植物,穀粒和油籽接觸到燃燒所產生的物質,也會導致食油產品受苯並(a)芘染,但食油精煉過程能把苯並(a)芘水平大大降低。
苯並(a)芘是一種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s),而PAHs是一種環境污染物。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指出,穀類食物、蔬菜、脂肪和油類是攝入PAHs的主要膳食來源。
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港住表示,有機物質一旦經過超過200℃高溫烹調,包括燒烤、煎炸或煙熏等高溫烹調方式,有可能形成苯並(a)芘。他亦稱,汽車燃燒汽油時因涉及高溫,亦會釋放苯並(a)芘。他表示,市民進食含有將苯並(a)芘的食物,肝臟吸收後會將其轉化成更活躍致癌物,損壞基因,增加致癌風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