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行強積金計劃下,如果成員於入職時沒有向受託人作清晰投資指示,供款就會投資於預設基金,目前有約兩成打工仔「選用」預設機制。不過,各受託人所指定的預設基金並不盡同,有低風險的保守型,亦有偏向中風險的均衡型,回報固然不一樣,未必適合你的投資取向,更分分鐘造成風險錯配。
積金受託人 匯豐市佔居首
按專門蒐集強積金數據的機構Gadbury數據,截至去年底,五大受託人分別是匯豐及恒生(30.8%)、宏利(18%)、友邦(9.8%)、中銀保誠(7.9%)和銀聯信託(6.1%),這些受託人的預設基金不論是基金開支比率、資產分佈及風險程度不盡相同,投資回報可以相距甚遠。
首先以基金開支比率比較,除匯豐及恒生外,其餘四家由1.7%至1.83%不等,匯豐強積金精選計劃為0.35%,智選計劃為0.34%。
假設打工仔與僱主每月合供1000元,投資於各受託人的預設基金10年,其中表現最佳為中銀保誠的平穩基金,過去10年平均回報達3.68%,而且更優於組別平均的3.59%,銀聯信託的「E30 混合資產基金」亦不輸蝕,回報有3.35%。至於其他三隻預設基金則表現平平,宏利MPF利息基金10年平均回報僅0.39%,跑輸組別平均的1.72%之餘,更遠遠追不上通脹。
股債混合預設基金 風險高
各基金的投資回報有一定差距,除因為基金經理的功力有別外,基金所屬類型亦有所影響,匯豐及恒生、宏利、友邦的預設基金屬保守或保證組別,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以港元債券、存款及現金資產為主,目標是提供長遠穩定回報或保本,其中宏利MPF利息基金就訂明設有本金保證,每月並為成員提供按相等或高於積金局所公布的儲蓄利率計算的利息,雖然回報不高,但相對而言,風險程度較低。
至於表現較好的中銀保誠及銀聯信託的預設基金,實為股債混合類別,股票部分佔比至三、四成,意味打工仔需承受較高風險,以博取較佳回報。
選基金勿「懶懶閒」 宜攤分風險
由於供款人的年齡及風險承受能力不一,例如年屆退休及持審慎態度的僱員,便應選擇風險較低的基金,至於一眾年輕人,就應考慮可提供長期資本增值的股債混合甚至純股票基金,以時間攤分風險。假如因「懶懶閒」而沒有揀選適合自己的基金,任由供款落入預設基金中,後生仔買保守基金,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卻側重股票,造成風險錯配。
此外,積金局今年上半年將向政府提出劃一預設基金,若打工仔不自行分配基金投資類別比重,供款就會自動投資於這些基金,當局現正諮詢業界意見,有建議中央集中管理,或是將預設基金標準化,由受託人負責管理。
■《明報》名人財經沙龍
財政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中表示,他去年成立了「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而小組報告指出,隨着人口老化,勞動力下降,香港的經濟和政府收入增長會減慢,如果開支增幅持續超越收入增幅,結構性赤字將在所難免。
《明報》於3月6日(下周四)舉辦「財經沙龍」,邀請得「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成員之一的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雷鼎鳴,出席與讀者近距離分析香港的經濟前景及投資環境,名額有限,不容錯過,出席者將可獲贈明報地產版主管陸振球新書《聰明人看樓市》乙本。有興趣讀者可致電2595 3188(王小姐)查詢或登入以下網報名﹕mpfinance.com/finsalon.pdf
明報記者
[余美玉 理財專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