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明報》前任總編輯、現任世華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被冷血兇徒斬至危殆,經過東區醫院醫護人員戮力搶救、悉心治療,加上他的堅強意志,進展良好,劉進圖已經可以與前往探訪的社會人士和同事有限度交流,例如筆談,情况使人欣慰;另外,劉進圖在傷痛之下的僅有表達中,仍然心繫新聞工作、與同事商討協助警方偵查兇案的方向等。劉進圖的表現,說明兇徒的刀鋒再尖利,都不可能切去新聞人的職志;對於新聞人而言,說明尖利的刀鋒,只是警醒我們新聞自由、言論自由處於危難之中,需要有志一同的新聞人協力捍衛,向惡勢力說不!向暴力說不!
大是大非 政治立場放一邊
同仇敵愾 促警方盡快緝兇
劉進圖遇襲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除了特區政府最高層、社會知名人士,以至一般普羅百姓,對兇徒冷血殘暴、公然挑戰法治社會的行徑,都表示憤慨;不同政治立場的報章,包括親北京報章甚至內地官方報章《環球時報》等,都抨擊兇徒所作所為冷血,挑戰法治,要求香港警方盡快緝兇,彰顯社會不容暴行橫行、制止罪惡的共同決心。
近年,香港社會壁壘分明,凡事都立場先行,不問是非黑白,各個陣營之間打口水戰、泥漿摔角,把事態搞得亂七八糟。今次劉進圖遇襲,除了政界、市民,不同政治立場的傳媒和新聞人在捍衛法治、維護市民生命安全的大是大非問題上,罕有地同仇敵愾,一致強烈譴責兇徒冷血殘暴。我們迄今仍然不知道兇徒(包括幕後主使者)的動機和目的,若他們認為暴力威嚇,會使新聞人害怕而畏葸瑟縮,事實證明他們看錯新聞人了。兇徒施予劉進圖的6刀,新聞人感同身受而衍生的張力,出現統合全社會向暴力宣戰的效果,相信這是兇徒們萬萬意料不到的。
事實上,除了本港傳媒、內地的《環球時報》和新華網之外,國際知名媒體包括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等,都有報道劉進圖遇襲的事,報道內容大多涉及近期本港發生的傳媒事件,認為事件或反映香港的新聞自由受到損害。所以,劉進圖遇襲的影響,已經溢出香港,成為國際社會衡量香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等基本權利的標尺。基於事態後續處理內外高度關注,對政府構成壓力,此事若再如其他同類案件不了了之地成為懸案,政府將無法向市民和國際社會交代。
這兩天,《明報》同仁都接獲來自各方的致意、慰問甚至打氣,於此業界淒風苦雨之際,此情此景倍感溫熱,感激之餘,也知道責任所在。例如,《明報》宣布懸紅100萬元緝兇之後,有不少人士、團體聯絡探詢,願意出資增加懸紅,使金額更有吸引力,爭取更大機會得到線索,使警方緝捕兇徒歸案。到截稿為止,懸紅金額已經超過300萬元,感謝有心人的熱心與支持,我們將妥善安排,不負所託。
目擊者知情者提供資料
不單助破案還助港提升
另外,《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已經指示同事,整理2013年以來《明報》處理的性質較敏感的新聞報道,當中以本地新聞為主,只要有可能「得罪人」的新聞都會找出來,他說整理出來後,會在保護消息來源的前提下,與警方討論,協助調查劉進圖遇襲案。除了懸紅和從新聞報道找頭緒,只要還有可以協助破案的種種切切,《明報》都願意嘗試,但是,我們對案情所知有限,警方的專業和全力以赴,固然可以倚賴,不過,證諸歷來對付新聞人和傳媒機構的罪案,隱蔽性極高,罕有緝兇破案,所以,要把兇徒繩之於法,必須倚靠市民,特別是目擊兇案發生和知道內情的人士。
劉進圖遇襲地點,往來途人衆多,而且兇徒在光天化日下動手,當時附近的食肆店舖已經營業,除了店員,顧客理應不少,他們之中,很大可能看到行兇經過,或與兇案相關的一些情况;同樣地,兇徒行兇後,乘坐電單車到約1公里外的西灣河街棄車,該處不偏僻,兇徒的行事經過,不排除有坊衆或途人目睹,又或有汽車的攝錄裝置攝下可疑電單車;只要這兩處地點的各方人士與警方聯絡,提供資料,以警方的專業排查、衆端參觀比對能力,有可能找到蛛絲馬迹,只要有線索,警方就有可能破案,線索愈多,破案機會愈大。
香港新聞人面對的傳媒環境和生態,發展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種種迹象顯示與第三世界的情况類同,若警方未能偵破劉進圖案,則不單新聞人活在恐懼之中,整體社會也會籠罩在惡勢力和暴力的陰影之下;劉進圖案所凝聚民氣,是激勵也是迫使特區政府、警方必須全力以赴的動力,此案是近年傳媒生態急速轉壞、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危如累卵之際,可能帶來改變的契機,前提是必須破案,緝拿兇徒歸案後,就有機會揭露事實真相,使困擾香港的憂疑有廓清之日。所以,目擊此案、知道內情的人士,請與警方聯絡(電話9255 4063),提供線索;你們挺身而出,不單是協助偵破此案,不單是協助新聞人或《明報》,而是幫助香港提升、走出困局的重要作為。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大是大非 政治立場放一邊
同仇敵愾 促警方盡快緝兇
劉進圖遇襲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除了特區政府最高層、社會知名人士,以至一般普羅百姓,對兇徒冷血殘暴、公然挑戰法治社會的行徑,都表示憤慨;不同政治立場的報章,包括親北京報章甚至內地官方報章《環球時報》等,都抨擊兇徒所作所為冷血,挑戰法治,要求香港警方盡快緝兇,彰顯社會不容暴行橫行、制止罪惡的共同決心。
近年,香港社會壁壘分明,凡事都立場先行,不問是非黑白,各個陣營之間打口水戰、泥漿摔角,把事態搞得亂七八糟。今次劉進圖遇襲,除了政界、市民,不同政治立場的傳媒和新聞人在捍衛法治、維護市民生命安全的大是大非問題上,罕有地同仇敵愾,一致強烈譴責兇徒冷血殘暴。我們迄今仍然不知道兇徒(包括幕後主使者)的動機和目的,若他們認為暴力威嚇,會使新聞人害怕而畏葸瑟縮,事實證明他們看錯新聞人了。兇徒施予劉進圖的6刀,新聞人感同身受而衍生的張力,出現統合全社會向暴力宣戰的效果,相信這是兇徒們萬萬意料不到的。
事實上,除了本港傳媒、內地的《環球時報》和新華網之外,國際知名媒體包括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等,都有報道劉進圖遇襲的事,報道內容大多涉及近期本港發生的傳媒事件,認為事件或反映香港的新聞自由受到損害。所以,劉進圖遇襲的影響,已經溢出香港,成為國際社會衡量香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等基本權利的標尺。基於事態後續處理內外高度關注,對政府構成壓力,此事若再如其他同類案件不了了之地成為懸案,政府將無法向市民和國際社會交代。
這兩天,《明報》同仁都接獲來自各方的致意、慰問甚至打氣,於此業界淒風苦雨之際,此情此景倍感溫熱,感激之餘,也知道責任所在。例如,《明報》宣布懸紅100萬元緝兇之後,有不少人士、團體聯絡探詢,願意出資增加懸紅,使金額更有吸引力,爭取更大機會得到線索,使警方緝捕兇徒歸案。到截稿為止,懸紅金額已經超過300萬元,感謝有心人的熱心與支持,我們將妥善安排,不負所託。
目擊者知情者提供資料
不單助破案還助港提升
另外,《明報》總編輯張健波已經指示同事,整理2013年以來《明報》處理的性質較敏感的新聞報道,當中以本地新聞為主,只要有可能「得罪人」的新聞都會找出來,他說整理出來後,會在保護消息來源的前提下,與警方討論,協助調查劉進圖遇襲案。除了懸紅和從新聞報道找頭緒,只要還有可以協助破案的種種切切,《明報》都願意嘗試,但是,我們對案情所知有限,警方的專業和全力以赴,固然可以倚賴,不過,證諸歷來對付新聞人和傳媒機構的罪案,隱蔽性極高,罕有緝兇破案,所以,要把兇徒繩之於法,必須倚靠市民,特別是目擊兇案發生和知道內情的人士。
劉進圖遇襲地點,往來途人衆多,而且兇徒在光天化日下動手,當時附近的食肆店舖已經營業,除了店員,顧客理應不少,他們之中,很大可能看到行兇經過,或與兇案相關的一些情况;同樣地,兇徒行兇後,乘坐電單車到約1公里外的西灣河街棄車,該處不偏僻,兇徒的行事經過,不排除有坊衆或途人目睹,又或有汽車的攝錄裝置攝下可疑電單車;只要這兩處地點的各方人士與警方聯絡,提供資料,以警方的專業排查、衆端參觀比對能力,有可能找到蛛絲馬迹,只要有線索,警方就有可能破案,線索愈多,破案機會愈大。
香港新聞人面對的傳媒環境和生態,發展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種種迹象顯示與第三世界的情况類同,若警方未能偵破劉進圖案,則不單新聞人活在恐懼之中,整體社會也會籠罩在惡勢力和暴力的陰影之下;劉進圖案所凝聚民氣,是激勵也是迫使特區政府、警方必須全力以赴的動力,此案是近年傳媒生態急速轉壞、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危如累卵之際,可能帶來改變的契機,前提是必須破案,緝拿兇徒歸案後,就有機會揭露事實真相,使困擾香港的憂疑有廓清之日。所以,目擊此案、知道內情的人士,請與警方聯絡(電話9255 4063),提供線索;你們挺身而出,不單是協助偵破此案,不單是協助新聞人或《明報》,而是幫助香港提升、走出困局的重要作為。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