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昨日公布預算案時,指「長遠財政工作小組」將於下周一發表報告,報告指若開支增長持續超越收入及經濟增長,最壞的情况最快於7年後出現結構性赤字,即要用儲備維持開支。曾俊華否認「狼來了」,聲言「不會讓它發生」,所以要嚴控開支,指小組提出開支不應超越本地生產總值(GDP)20%水平。同時,政府要積穀防饑及保障收入,包括檢討水費等政府收費(見另稿)。
十分一篇幅談「居安思危」
上月《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新措施,至於共涉多少額外開支,官員各有說法。預算案昨「揭盅」,施政報告所有措施共涉撥款249.1億元。曾俊華指港府中、短期財政健康,強調目前「所有措施都可以找數」。不過,昨日的168段預算案演辭中,花約十分之一篇幅共16段「居安思危」,推算長遠財政或現財赤危機。
曾俊華一再重申,毋須過慮目前財政情况,惟長遠財政問題亦「不可輕視」,若開支增長持續超越經濟及收入增長,導致財政赤字「是在所難免的」,認為小組結果及分析具清晰警示,需要正視。
人口老化三大支出壓力
政府估計至2041年,本港65歲以上的人口將升至256萬人,佔總人口30%,估計會進一步加重目前在教育、社福及醫療三大支出的壓力。曾俊華昨透露專家小組的評估,作出3個假設情况(見圖)。曾俊華指若3項支出維持現服務水平,按目前通脹及人口推算,小組估計至2041/42年度,政府開支將每年平均增加5.3%,高於同期推算開支每年平均4.5%增長,料結構性赤字會於15年後出現;若三大服務水平提升,3項開支增加1%至2%,會導致整體開支增加6%至6.7%,結構性赤字於8至10年間出現;若3項開支按年增加3%,就會進一步令政府整體開支每年增加7.5%,結構性赤字7年後便出現。
倡開支維持佔GDP 20%
小組就此作出多項建議,包括嚴控公共開支,並將開支水平維持佔GDP 20%,以及檢討不同部門及公營機構的開支情况,同時擴闊收入基礎,但曾俊華昨表示暫不會加稅(見另稿)。2014/15年度,香港公共開支4400億元,相等於GDP 19.8%。
不過,港府消息人士承認,以上結論基於多項假設推算作出,例如假設政府沒有人口政策配合,而現行的政府政策亦不作調整,但就強調財政爆煲並非「危言聳聽」,指對未來27年的經濟評估已是「十分樂觀」,例如即使勞動人手減少,但仍假定勞動力不變,經濟年增長有2.8%水平。消息人士表示,若港府支出維持佔本地生產總值(GDP)20%水平,與收入水平相符,情况不會太惡劣。
湯家驊質疑威嚇市民
公民黨湯家驊批評,曾俊華以結構財赤威嚇市民,諷對方「破產論」亦存「結構性矛盾」。他指出,政府在去年預計今年會出現近49億元赤字,惟最後埋數變成120億元盈餘,質疑港府預算「年年估、年年錯」。他又指港府於未來5年儲備有望增至8000億元,質疑政府威嚇市民。
學者:開支有條件調高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梁祖彬指出,本港公共開支較歐美各地為低,「現在只是追回開支」。梁認為,福利項目也是投資,例如投放資源予教育可提升本港競爭力,而低收入津貼亦有助釋放婦女勞動力。他認為本港目前財政情况健康,支出只佔GDP 20%,有條件調高,「節流一向最穩陣,但開源是否完全沒有辦法呢?」
2014-15年度財政預算案 specials.mingpao.com/budget2014.htm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