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BB唔使日日?涼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26日 22:35
2014年02月26日 22: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洗澡對我們來說,是一件每天必做的簡單事情,然而對嬰幼兒來說,要注意的東西卻很多。很多父母對「洗白白」仍然存在不少誤解,間接損害寶寶的肌膚而不知,找來專家為爸媽「洗」走種種對嬰幼兒洗澡的錯誤觀念。


一星期洗兩至三次澡便可

誤解1﹕嬰兒當然要像成人一樣每天洗澡!

正解﹕基本上嬰兒毋須每天洗澡,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每星期不應超過2至3次。如果嬰兒身體並不太髒的話,洗澡的頻密程度主要按氣溫而定,以香港來說,較潮濕的春夏季才需要每天洗澡。由於嬰兒活動量較小,他們身體散熱速度也比成人快,故出汗較少,所以他們在學爬行以前,身體都不會太髒。不過即使不是每天洗澡,我們仍要在嬰兒大小便後替他們清潔臀部,以免殘留的大小便刺激皮膚。


誤解2:我的孩子經常流汗,不就是要經常洗澡嗎?

正解﹕當然,小朋友開始學爬、學行時,運動量及活動範圍都增加了,便會流汗較多,可是小朋友的汗腺並未發育完成,汗的成分跟成人不同,不會像我們的汗那麼稠;加上嬰幼兒的活動範圍多在室內,少與外邊空氣及污染物接觸,故他們不用每天洗澡,但我們成年人經常跟外面的環境接觸,故需要每天洗澡。


花灑難控制水溫易燙傷

誤解3﹕自小讓寶寶接受用花灑淋浴,他們長大後便不怕水入眼了!

正解﹕嬰幼兒洗澡最理想的方式是用浴盆浸浴,水的高度浸過他們的臀部,會令他們有安全感。作為醫生,我不建議1歲以下的嬰兒用花灑淋浴,因為花灑灑水的高度難以控制,而照顧者要拿花灑,又要扶着嬰兒,吃力不討好。曾經有小朋友入住深切治療部是因為開花灑時即時淋出的熱水令他灼傷,可見這是十分危險的。


誤解4﹕寶寶很喜歡洗澡,我會任由他坐在浴盆玩半小時;又會用BB專用的海綿給他擦皮膚。


正解:用毛巾或海綿大力擦洗嬰兒皮膚,或會傷害嬰兒幼嫩的皮膚,其實只要讓他們坐在浴盆內輕輕用手或毛巾清洗便可以,比單用毛巾或海綿擦身,浸浴更能令嬰兒感覺舒適。而洗澡的時間應控制在5至10分鐘內。


誤解5﹕冬天天氣這麼冷,要用較熱的水替寶寶洗澡。


正解﹕洗澡的水溫應跟人體溫度相同,即約攝氏36至37度,給嬰兒洗澡前應用溫度計或手肘量度過。如果因為天氣冷而用了較熱的水溫,浸浴時間一長,可能會傷害嬰兒的皮膚,亦會增加灼傷的風險。其實冬天應該調校好洗澡時周遭環境的氣溫,例如使用安全的暖風機,並把所有用品如毛巾和衣服放在方便拿取的位置,而非加熱水溫。


嬰兒專用梘液 助抗菌

誤解6﹕我為寶寶配備了嬰兒沐浴露、嬰兒洗頭水和嬰兒護髮素。


正解﹕很多研究也指出以清水或溫和的梘液替嬰兒洗澡便可。嬰兒剛出生時,皮膚帶鹼性,至大約4周大,才慢慢變成帶酸性,並要大約半年至1年後才會演變成像成人一樣的皮膚結構和特質。由於帶鹼性的皮膚較易受細菌感染,一些溫和的嬰兒專用梘液可以幫助皮膚變成帶微酸性,減少細菌侵襲。切忌用肥皂替嬰兒洗澡,因為它會令皮膚變成帶鹼性,令水分更容易流失。所以在選擇嬰兒沐浴液時,最好選擇soap-free(不含肥皂成分)及含有潤膚成分的。


誤解7﹕寶寶患有濕疹很痕癢,要多洗澡來紓緩。


正解﹕如果濕疹在寶寶初生3個月內出現,便不應多洗澡,特別是冬天比較乾燥時,會洗走皮膚表面的油脂,令濕疹更嚴重。濕疹皮膚應用含潤膚成分的沐浴液,另外也要避免皮膚受細菌感染,如洗澡用的浴盆在每次使用前也應清洗乾淨,以防積存細菌。


【英調查:日日洗澡 皮膚易敏感】

2007年英國雜誌Mother and Baby曾發表一項研究,指英國37%的男嬰和33%的女嬰擁有敏感性皮膚,比他們的父母輩高出兩倍。專家認為這可能與當今大部分嬰兒每天洗澡一次有關,而且嬰兒外出回家後,父母又會認為他們進食時弄髒頭髮和臉,會使用清水以外的東西給嬰兒洗澡。專家建議嬰兒在學會爬行前,並不需要如此頻密地洗澡。英國衛生部建議父母每星期給他們的嬰兒洗澡兩三次,但可以每天給嬰兒洗臉、頸部、雙手和臀部。


資料提供﹕香港港安醫院兒科專科醫生張蔚賢

小模特兒﹕炫炫

文﹕顏燕雯

編輯:胡可欣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