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問: 兒子上了中學後,我總希望他盡快完成一天要做的事,好等早點完成後可以休息,但很多時都事與願違。他不像從前那麼聽話,以致大家關係緊張。學校不停有默書、測驗,功課繁多,好像沒一分鐘能停下來,現正掙扎是否要減少課外活動,但是兒子在游泳及小提琴的表現頗佳,而他也喜歡,要縮減學習次數或暫時停下來有點可惜,我應該怎麼辦?
答﹕家長關心兒子,擔心他時間管理不好,以致休息時間不夠影響健康,可以理解。在這階段,雙方其實都需要時間適應。首先升中後始終有別於小學,功課多了,活動多了,時間更緊張也很正常。當家長留意到兒子總是忙着學校的事情、正常的事情,又能夠應付及處理時,就毋須太擔心。家長們應該放手,給予兒子空間去學習時間管理,以及如何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放手讓孩子學時間管理
如果兒子做不到,家長則需要調適自己的角色及心態。中學跟小學不一樣,家長做的同行者角色較重,記着並非擔當監管者,不妨多陪小朋友,看看他的問題在哪裏,從旁給予意見或精神上的鼓勵。例如引導他怎樣去管理時間,協助他訂優先次序或分析後果,「如果你這樣做,後果要自己承擔」,讓兒子可慢慢學習去處理自己的事情。或許小學時家長為孩子鋪排一切,但現在角色轉變了,心態上要接受兒子已經長大,不再是小朋友。
孩子進青春期 家長宜調適心態
至於說到兒子不像從前那麼聽話,家長先要調適自己的心態,因為兒子已踏入青春期,從好的方面來看,他多了自己的想法及意見,如果有道理,不妨多聆聽及接納,讓他嘗試自己做,不要仍把他當作小學生看待。至於是否聽話,家長應抱有正面態度,宜多欣賞小朋友勇於發表己見,即使是家長看來不好的意見,也不一定要即時反對,可以引導方式,鼓勵小朋友多思考,雙方再協商彼此都接納及可行的方法。
不用強制暫停活動
另外,如果兒子的課外活動表現佳,他亦不怕辛苦,或認為是負擔的,就不用暫停活動,強制暫停可能適得其反。再者,如生活只得上課學習,沒其他興趣的話,對成長亦未必是好事。他能在課外活動取得成功感及滿足感,將來就能運用到學習上,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如果是小朋友喜歡、覺得值得去做的事,他會願意犧牲少許休息時間。
忙碌可能也是享受
隨着子女年紀漸大,責任及任務都會增加,或者家長看見兒子忙碌勞累會很擔憂,但其實對兒子來說,忙碌可能也是一種享受。最重要是能夠應付,只要他的成績不是太差,便可讓他自由發展,家長只要從旁引導他要管理好時間,做功課不能做得太晚,要有足夠時間休息便可。家長不用太催趕他要完成某些事情,或停止他的課外活動,只要他能應付得到,家長應以平常心去面對。
資料提供﹕香港小童群益會九龍城區家庭生活教育組主任(註冊社工)陳翠芸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