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李澤鉅主持下的長建(1038)及電能(0006)近年儼然已變身成「海外公用股」,過去五年已斥資逾1700億元到海外收購公用資產,「小超人」的策略亦已逐漸收效,去年海外業務已增長佔長建盈利近七成比重。
長建七成盈利來自海外
根據Dealogic數據顯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長建已投資超過220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用於海外收購,其中僅收購英國水務及電網資產已耗資逾千億元,而收購效益亦已逐漸顯現,去年度分別向長建及電能貢獻75.08億及58.65億元盈利(見右表),僅英國業務已佔集團逾半盈利。
聯手長實併購 攤分債務
此外,向來以「數口精」著稱的李澤鉅,在進行收購時更採取巧妙手法令長建不會因頻頻收購以致債台高築。
翻查長建近年進行的海外收購時,通常會與母公司長實(0001)、李嘉誠基金會及附屬公司電能聯手進行,除可攤分收購資金外,由於各收購方均不持有控股權益,毋須將收購企業負債合併申報,令各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上可保持低債務水平。
長建七成盈利來自海外
根據Dealogic數據顯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長建已投資超過220億美元(約1716億港元)用於海外收購,其中僅收購英國水務及電網資產已耗資逾千億元,而收購效益亦已逐漸顯現,去年度分別向長建及電能貢獻75.08億及58.65億元盈利(見右表),僅英國業務已佔集團逾半盈利。
聯手長實併購 攤分債務
此外,向來以「數口精」著稱的李澤鉅,在進行收購時更採取巧妙手法令長建不會因頻頻收購以致債台高築。
翻查長建近年進行的海外收購時,通常會與母公司長實(0001)、李嘉誠基金會及附屬公司電能聯手進行,除可攤分收購資金外,由於各收購方均不持有控股權益,毋須將收購企業負債合併申報,令各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上可保持低債務水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