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1月2日BBC在其網站上首播《新福爾摩斯》(Sherlock)第3季。兩小時後,內地視頻網站優酷開始播放該劇,並配上中文字幕。優酷網表示,《新福爾摩斯》第3季首播兩周後,收視總人數達1450萬,是該網站截至目前最受歡迎的電視劇集。
英創意工業每分鐘進帳800萬鎊
近年一批製作精良的英國劇集《新福爾摩斯》、《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異世奇人》(Doctor Who)席捲全球,在海外市場的銷售2012年已達到12.2億英鎊。其中對華出口在一年內火箭式增長了90%,達到了約1200萬英鎊。
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今年1月發布的統計報告指出,包括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在內的創意產業為英國平均每年帶來714億英鎊收入,每分鐘就有800萬英鎊入帳。在2012年,創意產業增幅將近10%,是英國增幅最高的行業;同時創造了168萬的就業職位,佔全英就業人口的5.6%。正是基於如此傲人的成績,英國政府宣布自2013年4月起,高預算、製作精良的電視劇集、卡通片與電子遊戲可獲高達25%的減稅。英國電影工業早在2007年已獲得此項優惠,如今這一政策擴大惠及電視與音樂產業。
韓資助電影業 高質作品課稅少
中國的近鄰韓國近10年來在整個亞洲颳起了愈演愈烈的「韓流」。韓國影視業崛起於1990年代中期,這正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成立後不遺餘力扶植國產電影產業之果。委員會在策劃、拍攝、後期製作、特效技術以及人才培養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財政對於影視業的支持佔國家預算1%以上。凡拍攝出精品影視的公司可享受3%的減稅。同時透過對本國中小成本電影和獨立電影的資助,湧現很多優秀的製作人才,如金基德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靠委員會的資助才得以完成。
中國扶助政策反養劣作
回顧中國的影視業發展史,輸出能力最強的乃是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的港產片。在沒有任何政府扶持政策的年代,港產電影形成了品種繁多的類型片,成功打入多個海外市場。成龍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功夫英雄,王祖賢成為日本國民女神。美國導演昆頓塔倫天奴直言是香港電影的門徒,而韓國殿堂級導演朴贊郁宣稱少年時期最開心的事就是去電影院看香港電影,當看到徐克的名字出現在片頭的一刻,禁不住歡呼雀躍。近年香港政府也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港產片,但已回天乏力。
觀乎中國,2013年的電視劇產量為3萬集,是全球電視劇產量第一大國,但能賣到海外市場的不足5%。2011年國產電視劇出口額僅為1200萬美元,與年產量僅僅兩三百集的英劇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中國並非無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比如2009年就推出對動畫產業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給予不同財政補貼。奇怪的是,政府扶持這靈藥在中國不見成效,反致大量動漫企業依靠補貼過日子。對很多動漫公司來說,產品好不好、賣不賣得出不重要;先獲立項,拿到補貼才是關鍵。這是因為政策的制定有偏差,還是中國更習慣無為而治?文化部門應好好研究一下了。
作者簡介﹕國際貿易項目官員
英創意工業每分鐘進帳800萬鎊
近年一批製作精良的英國劇集《新福爾摩斯》、《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異世奇人》(Doctor Who)席捲全球,在海外市場的銷售2012年已達到12.2億英鎊。其中對華出口在一年內火箭式增長了90%,達到了約1200萬英鎊。
英國文化、媒體與體育部今年1月發布的統計報告指出,包括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在內的創意產業為英國平均每年帶來714億英鎊收入,每分鐘就有800萬英鎊入帳。在2012年,創意產業增幅將近10%,是英國增幅最高的行業;同時創造了168萬的就業職位,佔全英就業人口的5.6%。正是基於如此傲人的成績,英國政府宣布自2013年4月起,高預算、製作精良的電視劇集、卡通片與電子遊戲可獲高達25%的減稅。英國電影工業早在2007年已獲得此項優惠,如今這一政策擴大惠及電視與音樂產業。
韓資助電影業 高質作品課稅少
中國的近鄰韓國近10年來在整個亞洲颳起了愈演愈烈的「韓流」。韓國影視業崛起於1990年代中期,這正是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成立後不遺餘力扶植國產電影產業之果。委員會在策劃、拍攝、後期製作、特效技術以及人才培養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財政對於影視業的支持佔國家預算1%以上。凡拍攝出精品影視的公司可享受3%的減稅。同時透過對本國中小成本電影和獨立電影的資助,湧現很多優秀的製作人才,如金基德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靠委員會的資助才得以完成。
中國扶助政策反養劣作
回顧中國的影視業發展史,輸出能力最強的乃是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的港產片。在沒有任何政府扶持政策的年代,港產電影形成了品種繁多的類型片,成功打入多個海外市場。成龍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功夫英雄,王祖賢成為日本國民女神。美國導演昆頓塔倫天奴直言是香港電影的門徒,而韓國殿堂級導演朴贊郁宣稱少年時期最開心的事就是去電影院看香港電影,當看到徐克的名字出現在片頭的一刻,禁不住歡呼雀躍。近年香港政府也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港產片,但已回天乏力。
觀乎中國,2013年的電視劇產量為3萬集,是全球電視劇產量第一大國,但能賣到海外市場的不足5%。2011年國產電視劇出口額僅為1200萬美元,與年產量僅僅兩三百集的英劇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中國並非無文化產業扶持政策,比如2009年就推出對動畫產業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給予不同財政補貼。奇怪的是,政府扶持這靈藥在中國不見成效,反致大量動漫企業依靠補貼過日子。對很多動漫公司來說,產品好不好、賣不賣得出不重要;先獲立項,拿到補貼才是關鍵。這是因為政策的制定有偏差,還是中國更習慣無為而治?文化部門應好好研究一下了。
作者簡介﹕國際貿易項目官員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