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識導賞﹕中國茶速配派對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6日 06:35
2014年02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情人節,食大餐,生蠔、牛扒,再來一個心太軟,好甜蜜好滿足。


可是啊,情人節不能就這樣完結,朱古力、芝士餅還是要繼續吃,甜蜜要常常回味。


紅酒飲過了,這天Vivian教我改喝一口中國茶,原來茶不一定要配蝦餃燒賣,而朱古力,居然愈吃愈好味!

執一把茶葉,冲一壺普洱,這動作看起來好老套,可是在茶壺旁邊,還有一包委內瑞拉出產的白朱古力,混了鹽和胡椒,茶室裏,Vivian一口普洱,一片朱古力,「哇,味道好像吃芝士,兩者一撞埋,白朱古力的味道飈了上去!」

「衝撞」不同食物有驚喜

這幾年,明茶房的Vivian,常常辦配對工作坊,把不同的中國茶與食物配搭,邊喝邊吃,常常都有新發現。她覺得,喝茶可以消膩、解渴、健美,但應該不止於此,「如果識得用的話,不同茶的味道特性,可以提升食物的味道」。除了普洱搭朱古力,她也試過用龍井搭焦糖泡芙,而水仙則可以用來配吃大部分肉類,叉燒、燒肉,就像外國人吃牛扒會配紅酒一樣。很多人聽了她的嘗試,好奇又質疑,「得唔得㗎?」「其實只要肯試,不墨守成規,衝破框框,就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小規模採茶 味道更細緻

雖然思維新潮大膽,但她的茶葉,還是做得很傳統,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苟,大部分出產地,Vivian都親身去過,了解當地茶農運作,覺得生產方法合適,才決定合作。相比起集團式大公司大量生產茶葉,「大面積採收茶葉,混合一起生產,味道會較統一,但也較單調」,明茶房的茶葉大多是小面積採收,有時甚至把每日採回來的茶葉分隔處理,味道可以更細緻,更有特色。


這天我來嘗試她建議的配搭,的確與我平常認識的茶不一樣,舌尖上嘗到的味道居然是從前未想像過的。只是,Vivian覺得,香港人仍然很保守,她身體力行多年,與很多機構如酒店、跨國公司等合辦工作坊,「效果不是沒有,不過仍很局限」,尚未可以把這種喝茶思維普及。「曾經有人跟我們合作過,把概念帶到外國,紅了,不斷開分店。」在中國,在香港,潮流興不起來,反而像要等外國的潮流吹回香港,才能有另一片天地。


溫柔茉莉 碰撞濃甜朱古力

茉莉仙桃 黑朱古力

茶的來歷

在福建福鼎用手採來的茉莉,是用春芽原條和花朵,中低溫烘焙,再以茉莉含苞待放的花蕾做六次窨香(窨同「熏」,指將花放入茶葉中,使茶葉染上花的香味),每次出花再焙。每一顆茉莉仙桃,都是用人手捆紮而成,壓根兒是一種手工藝。


味道清雅 泡時似花開

一打開鐵罐,飄來的是一種淡淡的花香,泡成茶後,那味道是好清雅,Vivian用「好溫柔」來形容。用它來配味道很重的黑朱古力,究竟是什麼原理?「黑朱古力的味道很突出,好的黑朱古力,口感又很滑。茉莉仙桃的味道,不會跟黑朱古力迸出火花,但卻有化學作用,可以提升黑朱古力的味道。我通常用百分之七十的黑朱古力,而來自委內瑞拉的,味道更特出。」


茉莉仙桃很浪漫,泡的時候,會像花一樣慢慢綻開。不過家中若沒有茉莉仙桃,又想嘗試差不多的味道,香片是另一種選擇。香片比茉莉仙桃少一種花香,但味道更突出,與黑朱古力一起品嘗,味道碰撞起來,兩者都有所提升。


鐵觀音 茶的espresso

鐵觀音 玫瑰蜜糖多士

茶的來歷

來自福建安溪縣的鐵觀音,每年四至五月採一造,只採幼芽和兩塊剛開的新葉,連葉柄採,然後斷續滾筒搖動半發酵約十小時,以中火炭焙而成。


甜香作結 略帶咖啡味

Vivian說,這茶葉的特色是用慢火焙十五、十六小時,所以泡出來的茶,一開始是濃香,然後逐漸會嘗到少少焦香,最後有點甜味,很適合用來在吃甜品時喝,夾在一起很匹配。「它喝起來有點咖啡味,我常叫它做茶的espresso。」它也像潮州食店的功夫茶,很濃,但不像功夫茶般苦澀難入口。


這天我們以鐵觀音配玫瑰蜜糖多士,感覺好滿足,邊喝可以讓人一吃再吃。但其實鐵觀音不一定只配這款,「甜品通常感覺很膩,煎堆呀,角仔呀」,又或者西式那些很多忌廉、牛油。鐵觀音可以發揮消解作用,「太輕的茶,襯不起這些濃味的甜品。這茶最後的甜味,正好呼應甜品的甜,而不像外國人吃甜品喝咖啡,用咖啡的濃來掩蓋甜味」。


龍井搭海鮮 相互提升

明前龍井 白灼蝦

茶的來歷

所謂明前,是指在清明前採收的龍井茶葉,「其實說的,是雨紛紛的春天時節,植物開始萌芽」。採收後,要放在室內待芽凋萎,然後用中低溫手炒,壓扁成茶。一公斤茶葉,要用上七萬顆芽。


清明濕潤 茶味細緻

春天雨紛紛,雖然濕潤,但少有大雨,「植物慢慢吸收養分,所以味道細緻」。而明前當中也有分級數,「頭採最矜貴,在芽開始冒出不久就採,味道雖然偏淡,但更細緻」。因為炒製過, 人們說龍井有種豆香味,但Vivian覺得那更像是一種果仁的味道、穀物的味道,「所以用來佐吃果仁也好好味」。不少人用龍井茶葉入饌,在炒河蝦時,把有少許鹹味的乾茶葉放入,為清淡的河蝦加入味道,不過原來杭州的做法通常是用新鮮的葉當菜苗炒來吃。而Vivian少把龍井入饌,反而喜歡泡成茶,邊喝邊吃白灼蝦、蒸蟹。海鮮不像河鮮,「有多一重鹹味,正好用來配也有少少鹹味的龍井,互相提升味道」。


水仙炭烤味 肉類絕配

水仙 蘿蔔糕

茶的來歷

Vivian的水仙來自武夷正岩,每年只選春收一造,採枝頭新開的第二及第三塊,手搖造青半發酵十多小時,三次來回炒青,長條揉捻,用中度炭火焙成。


岩土出身 餘韻似炭烤

水仙的味道,不搶眼不霸道,溫厚不澀。武夷正岩的土壤含豐富礦物質,所以泡出來的茶,也有一種特別的餘韻,喝茶的人稱之為「岩蘊」。仔細再嘗,也會喝出一種像炭烤的味道,「所以很適合用來襯肉類」。她說,試過用來配吃叉燒、燒肉,味道很一流,「水仙的味道不搶,但又竟然能提升肉味」。早陣子農曆新年,她說吃蘿蔔糕時喝水仙,也很好配,「因為蘿蔔糕內有臘肉」。而她很想嘗試配搭的另一種食物,是金華火腿,「應該會像紅酒配西班牙風乾火腿!」


文 陳嘉文

圖 林俊源、資料圖片

編輯 沈可媛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