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秀賢﹕滅聲,我們還可做什麼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5日 06:35
2014年02月1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編者按:本文第一段所述「星期日明報傳出將被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整頓」是無中生有。


李慧玲遭商台粗暴解僱、星期日明報傳出將被「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整頓、《信報》財經專欄作者被要求不應在專欄撰寫政治評論、網上電台D100遭政府入稟控告轉播香港電台新聞侵權……這些傳媒事件,全都是這星期內發生。新聞自由,的確跌至冰點。


經歷過2003年七一,新聞自由的確愈加收緊,10年前有黃毓民、鄭經翰遭封咪,10年後就輪到李慧玲被突然解僱,加上近期一連串在傳媒發生的人事變動和傳聞,實在令人憂慮傳統媒體的空間不斷收窄,容不下對政府異議的聲音。這問題,不但商台、《明報》、《信報》等媒體需要回應,所有香港人亦需面對。


雖然在互聯網的世界下,新媒體崛起,舊媒體「名嘴」轉戰網絡電台,舊媒體「滅聲」所帶來的效果看來只會愈來愈低,早晚會令到聽眾和讀者從現時的傳統媒體轉到新媒體,無礙民主派的發聲空間。可是,現時的主流讀者聽眾仍是以傳統媒體為主,加上對互聯網的了解和掌握不一定如我們這代,新媒體仍需要一段時間和努力才可令這些群眾轉移陣地。因此,堅守陣地發聲,開拓新的言論空間,才可真正令扼殺新聞自由的「黑手」暴露於人前。


一個自詡民主自由的地方,當權者應有氣度面對民意,尤其是面對批評自己的聲音、異見,而不是透過不同手段打壓媒體,透過「滅聲」,令反對聲音從主流媒體消失。當然,我們亦要思考如何將現時各項信息由互聯網傳至現實,突破現時的傳媒限制,令資訊更「落地」,更易動員群眾作出相應行動。


傳統媒體遭清洗後,下個清算的對象必定輪到互聯網,只有守住各個陣地,將信息由互聯網傳至現實,才可真正喚起支持。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二年級生

張秀賢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