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的士牌短炒風險大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4日 06:35
2014年02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傳統投資不外乎股票、債券、期貨、物業及結構性產品,鍾情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s)的亦大有人在,例如郵票、名畫和錢幣等,一來為興趣,二是則可分散金融資產的投資風險,其中概念與投資「磚頭」相近的的士牌,身價愈升愈有,更一度升穿700萬元水平。不過,業界人士承認現行牌價存在泡沫,經濟學者則認為投資的士牌不如買人債,回報相近但風險較低。


運輸署自1998年後未發新牌

的士牌之所以搶手,除牌照屬永久性質,又可轉名外,更重要是供應有限,運輸署自1998年起已沒有再發出新的士牌照,故準買家只可向持牌人入手,然而的士牌沒有劃一售價,價格跟隨市場浮動。


根據的士聯合交易所資料顯示,市區的士牌價於1986年只值50萬元,於1997年已升至350萬元,金融風暴一度令牌價下挫,但隨着經濟好轉,牌價愈升愈有力,於2006年超越350萬元後,於2010至2013年短短3年間,竟急升近九成,首度升穿700萬元。至於新界的士牌價,於去年早升破500萬元關口。即使兩者牌價今年稍為回落,亦分別高企670萬元及520萬元水平(見圖)。


經濟學家:交易不透明 寧買人債

的士聯合交易所發言人陳民強認為,的士牌價格只是大漲小回,屬正常調整,「之前上到咁高,回落30萬、50萬元是好正常的事,很多投資都有泡沫,但是否一定會爆呢?」

不過,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的士牌價回落是由於基本因素不能支持,相信早前是有內地資金入市才炒高,並指的士牌的交易透明度不高,不排除有左手交右手的情况,「的士牌交易不夠透明,加上投機味濃,我自己就不會考慮用作分散風險之用,不如買人債,又有息又會升值,就算買樓都好過買的士牌,至少折舊率較慢」。


實際回報率僅3厘 租金或不夠供車

現時,一輛的士作日、夜兩更出租,每日租金合共約700元,扣除每月2日的例行維修或檢測,月收1.96萬元,每年租金收入約23.5萬元,以現時市區的士牌670萬元計,租金回報率約3.5厘,不過,當中未計及買車開支、保險費、牌費、維修檢驗費等,扣除後實際的淨回報可能只有3厘,如計及的士的折舊率,回報可能更低。


早幾年當牌價未爆升,有投資者會以「租冚供」,再博牌價上升,但如今這個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以一架豐田的士為例,的士牌連車約670萬元,支付15%首期,餘下85%向銀行借貸,分25年攤還,利率為最優惠利率(P,現為5.25厘)減3厘,即2.25厘,月供約2.48萬元,但租金收入不過2萬元,完全「租不夠供」。


此外,投資的士牌其實涉及很多風險,例如息口及油價上升,以及承租問題,故陳民強表示,的士牌買賣以行內人為主,即使近年有小量「街外人」加入,亦是有充足彈藥,「我會建議他們要長線投資,短炒就唔好啦,自己出一半,向銀行借一半左右,如果你借到八成五,每月租金都唔夠畀供啦款﹗」

明報記者

[余美玉 理財專題]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