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被新興市場搶去多年風頭的美國股市去年終於大反撲,標普500指數全年升逾三成,由2009年至今累積回報超過200%,重新吸引投資者的目光。高盛私人財富管理首席投資官Sharmin Mossavar-Rahmani稱:「很多客戶問現時投資美股是否仍合理?答案是『Yes』,我們不認為美股存在泡沫,預期股市往上走的機會比下行為高,建議投資者全面保持他們組合中的美股投資。」至於新興市場的資產配置則要減少,她更提醒投資者,今年市况會更波動,要加倍留神。
事實上,高盛於2008年已看好美股,認為要全面投資,同時增持高息債,雖然獲得比預期更強勁的回報,但該行現時已提高警覺,為今年市場迎來的高度波動性做好準備。Sharmin估計,美股未來一段時間會十分波動,由現時水平下行5%的機率達100%,下跌10%的機率亦有63%,惟她強調並非代表升市完結,而只是市場正常的波動。
歐股未來5年料有表現
該行認為要繼續投資美股,當中特別看好銀行業,故建議增持,估計美股今年將有中等個位數的回報,甚至有機會超出預期,其後5年回報會再稍為提高。另外,歐股Euro Stoxx 50指數及西班牙股票亦值得留意,預計歐元區股票今年及未來5年會表現良好,高息債及銀行貸款產品亦較現金及具投資級別的債券,將有較佳的表現,至於對冲基金具分散投資的效果,今年回報約中等個位數,可跑贏債券。
料聯儲局調節收水力度
提到美國縮減買債的計劃,Sharmin相信聯儲局會相當小心謹慎,如果發現美國經濟放緩,就會調節收水力度,將經濟增長保持在2.5%至3%才會繼續。
反觀過往數年火熱的新興市場,內裏的結構性問題開始浮現,資金紛紛離場,股匯債大震盪,Sharmin 形容就如潮退(Tide goes out)一樣,指只是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期望過高和過分樂觀,現時才更留意實際情况及當中的結構性問題。
指中國經改轉型難
她舉例指出,中國正值改革轉型,是非常艱巨的時期,現時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投資而非內需,要平衡兩者以保經濟增長是非常困難的,因投資減慢過急就會拉低增長。另一方面,實行多年的一孩政策亦帶來很多問題,除令勞動人口下降、工資上揚不利出口外,政府於退休、福利及醫療的支出非常龐大。
Sharmin預期,互惠基金及ETF(交易所買賣基金)流出新興市場的情况會持續一段時間,趨勢不會於短期內逆轉,因為相比美國,新興市場的投資或錄得負回報,於未來5年至10年內,新興市場更有很高機會跑輸大市,並處於高波動期,該行已就可承受中度風險的客戶,降低其新興市場的資產佔比,由原先的9%調低至6%。
中資金融股雖廉 不建議增持
此外,她亦特別提到中國的金融板塊,雖然已十分低廉,但仍不建議客戶增持,不論是A股或H股,因當中存在不確定性,例如有關方面會如何處理信託產品、財富管理產品等,並指高增長的市場不等如有同樣的股票投資回報。她又建議減持投資級別的債券,認為今年會錄得輕微的負回報,其後5年的回報雖然是正數,但較為遜色。
投資組合方面,Sharmin指該行會按客戶的資產類別、風險承受能力及目標回報而定,不過以一個中等風險的資產組合而言,可以30%高質素的政府債券,5%高息投資,當中包括新興市場債券,30%至40%為股票,10%至20%私募股權投資,對冲基金約佔一成作投資參考,預計組合在未來1年及5年會有中等個位數的回報。
明報記者
[余美玉 理財專題]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