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多管齊下紓解旅遊壓力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2日 06:35
2014年02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有政黨建議對內地來港旅客徵收陸路入境稅,目的為壓制水貨客,紓緩本港市面的擠迫情况。這個建議點出了本港面對的問題,只是寓禁於徵的做法,既不可行也不可取;來港旅客數字顯示,一簽多行是衍生本港旅遊問題的關鍵,須對症下藥,從優化一簽多行入手,才可以解決問題;至於長遠紓緩旺區旅客過度擠迫,當局要全面規劃,適度分散旅客到其他地區;並要增建旅遊設施景點,確保本港旅遊有持續吸引力。


一簽多行衍生水貨活動

設限可減市民所受滋擾

政黨建議徵收陸路入境稅,無論數額多少,因為目標對準內地人士,客觀上加深了本港與內地之間的隔閡,內地即使不採取報復措施,每日往返兩地的18萬名本港居民毋須受徵稅影響,但是內地民衆若解讀入境稅為歧視措施,會對旅遊業造成深遠影響;另外,10多年前政府曾經研究類似稅項,最終以無法決定由哪個部門徵收、難以區分水貨客或跨境工作人士等而放棄。不過,即使政黨的建議於情於理令人難以苟同,但是徵稅動機目的若僅為打擊水貨客造成的擠塞,則還有其他辦法可以考慮。


按旅客增長情况顯示,2009年4月實施深圳非戶籍人口也可以一簽多行來港之後,旅客增幅明顯,例如2012年內地旅客訪港約3490萬人次,去年增至約4050萬人次。本港統計來港旅客人數,不管來港目的,都以旅客視之;內地旅客來港觀光、購物,固然大有人在,但是一簽多行之後,本港成為不少深圳居民生活圈的一部分,他們來港採購玩樂,進而發展至水貨大行其道,水貨客如同螞蟻搬家,絡繹於中港口岸。只是,在旅客人數統計上,即使水貨客每日來港搬貨5次,本港也算是5人次旅客入境。


去年入境「內地旅客」之中,以一簽多行(即深圳居民)來港的約有1200萬人次,佔去年來港內地旅客總數超過25%,而去年上半年90%一簽多行來港「旅客」都選擇即日來回,不在香港過夜。這1200萬人次,當然不能排除有人專程來港遊玩,因為仍然有人選擇在港過夜,但是一簽多行也為深圳居民創造了即日多次來回港深的空間,近年內地水貨客活躍,港深兩地水貨生意愈來愈火紅,是否與此有關,是十分值得探討的問題。


據旅遊業界的統計數字,一簽多行人士來港消費,平均約2300元,較諸在港過夜旅客平均消費逾8000元,差距甚大,雖然即使個別消費較少,但是一簽多行來港人數龐大,綜合而言收益也很可觀。不過,一簽多行人士來港,放諸本港目前的旅遊生態去檢視,得失之間應該如何衡量,已經成為現實問題。預期一段長時間內,本港與內地仍將保持可見的差距,特別是內地民衆對內地製品欠缺信心一日不除,則本港仍然會是內地水貨的主要來源,目前深圳居民獨享的一簽多行會否出現進一步異化,以過去數年情况而言,不排除有此可能。


現在的一簽多行,實際上是「一簽無限行」,只要在簽證有效期內,就可以無限次來港,箇中相信有人真正需要隨時來港,或每日來回多次,相對於1200萬人次,這些只屬少數,相信更多與水貨活動有關。以一簽多行來港人次之龐大,港府應該提出與內地當局商議,檢視一簽多行的真實情况,改為一日一行,或對每年來港次數設限,例如15次、20次等,相信可以減少水貨活動而導致一些地區(主要是元朗、北區)的擠迫。至於真正需要無限次來回港深的人士,申明原因,經核實後,仍應取得一簽無限行。我們認為,優化一簽多行,較諸開徵陸路入境稅更合情合理,在紓解旅遊壓力方面,效果更長遠和可持續。


橋頭經濟分流旅客

增景點保持競爭力

當局的評估,預計2017年有7000萬旅客訪港,到2023年更說超過1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着高鐵和港珠澳大橋未來數年將分別建成啟用,屆時內地旅客來港從量到質都可能有變化,當局現在就要長遠規劃,盡量強化承載力。除了優化一簽多行政策,政府有兩方面可努力。


(1)全力發展橋頭經濟——規劃在邊境等地區,建設購物中心,讓內地旅客來港後集中採購,毋須再舟車勞頓,減輕交通以至市面擠迫的壓力;另外,政府可藉規劃引導發展商在全港各區設立更多大型商場,並且區分檔次,讓消費能力不同的旅客分流,減輕旅客過度集中少數地區,形成人潮擁擠的情况。


(2)增建旅遊景點——本港較大型旅遊設施、景點的建設,要追溯至8、9年前,昂坪纜車在2006年啟用,香港迪士尼樂園在2005年建成,而規劃這類大型設施,一般需要7、8年,但是昂坪纜車和迪士尼樂園之後,未見政府有類似規劃,所以,未來大嶼山發展在旅遊設施方面的角色,必須體現出來,否則,本港旅遊的競爭力就會落後。


本港旅遊生態面對的壓力,市民在不同程度雖然要付出代價,不過,總的而言,情况仍然值得欣慰,因為這是貴客盈門的煩惱,而非門堪羅雀的閉翳。只要政府優化一簽多行、做好旅客分流規劃、建設更多旅遊設施景點,則本港可以在持續收取旅客紅利之餘,也不致因為旅客人數太多而衍生的矛盾更趨尖銳。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