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星洲開賭稅基闊 有力鬥低稅搶客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11日 21:35
2014年02月1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府收入主要來自利得稅、薪俸稅、印花稅和土地收入,但利得稅、土地收入及印花稅波幅極大,賣地收入的年度波幅可達約15倍。有長遠財政計劃小組成員認為,本港稅種少、稅基窄,而收入波幅大令港府制訂預算案時增加掣肘。有小組成員預料,新加坡在未來賭彩稅增長下,或會減少利得稅率以爭取外來投資,直接挑戰香港的低稅率,故港府應改革稅務,增加間接稅,穩定港府財政收入。


比較1999/2000財政年度至今港府收入,當中利得稅、印花稅和土地收入波幅由2.33倍至14.6倍不等(見表),當中土地收入最低曾錄得54億元,最高時則有846億元,相距14.6倍,而賣地收入亦常令政府錯估財政盈餘。至於政府整體收入,則與本地生產總值波幅相若,2002/03年度跌至回歸以來新低1775億元,與最高收入、2012/13年度的4421億元,相距約1.5倍。


港土地收入波幅可逾14倍

長遠財政計劃小組成員、畢馬威中國稅務合伙人王尹巧儀形容,利得稅、印花稅等收入易受經濟環境影響「唔穩陣」,而依賴土地收入亦有用盡的一日,目前政府收入基礎不夠闊、可預測性低,對政府財政造成掣肘。長遠財政計劃小組成員之一、稅務學會理事王銳強同意,政府應檢討稅制,穩定政府收入。


港納稅人口僅163萬

王銳強表示,本港只有小部分人要納稅,以2011/12課稅年度為例,納稅人口僅163萬,佔全港360萬工作人口45%,當中80%薪俸稅收入來自20萬人,即相當於360萬工作人口的5%。其餘55%工作人口、約200萬人毋須繳稅。他不諱言擴大稅網或會出現「基層市民要交稅,有錢人交少稅」的局面,但政府可透過增加社會福利補貼,減低基層市民壓力。除了薪俸稅集中小部分勞動人口,利得稅亦是由小部分公司繳交,按11/12課稅年度,94,900間應繳納利得稅的註冊公司中,只有11%要繳利得稅。


新加坡稅項收入分佈較平均

新加坡利得稅率1997年時高達26%,至今5次調低至目前17%,僅高於本港0.5個百分點。王銳強表示,全球有趨勢減少依賴直接稅項,加上新加坡近日發展賭場,料隨着博彩稅收入增加,會令新加坡更多「彈藥」減少利得稅,對本港利得稅收入構成威脅。他認為,本港稅項欠多元,港府長遠要考慮推出銷售稅等「間接稅」以增加收入穩定性。


比較新加坡2013年收入預算,該國稅項較多元,各稅項收入分佈較平均,除了四分之一來自利得稅,其餘各項稅項所佔百分比不超過20%(見圖)。銷售稅是新加坡第二高的收入,佔整體收入近17%。新加坡利得稅、印花稅及薪俸稅收入,合計亦不足總收入一半,香港則逾50%。另外,香港有15%收入是賣地所得,新加坡預算案則未有透露賣地所得的非經常收入。


【預算案前瞻•系列二】

明報記者 梁卓怡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