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發展局長陳茂波表示,今個財政年度向政府提交的補地價發展項目,只涉及1000多個單位,較過往10年每年平均4700個水平少78%。目前與政府商討補地價發展,傾妥條款但未就金額有共識的個案,積壓達一萬個單位。政府在2013至14年的財政預算案中估計,2013/14年度透過私人協約方式批出的土地約為19公頃,涉及7800個單位,即實際單位較預測大減87%。
去年補地價收益跌五成
陳茂波希望透過早前《施政報告》提出的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釋放私人土地發展潛質,增加供應,當局年中會公布細節。他承認今個年度提交的補地價發展項目,與過往10年平均情况比較是有距離。他稱,土地供應增加需多管齊下,當中如何釋放私人持有土地的發展潛能,是一個重要考慮。
根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2013年全年補地價總收益約有57億元,較2012年全年收益近120億元急跌超過五成。
洪水橋補價問題7年未解
目前不少新界住宅新發展項目因補地價問題膠着未能上馬,如中型發展商泛海的洪水橋地盤,可建約59萬方呎樓面住宅,便因補價問題,7年來未與政府達共識。
身兼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的會德豐副主席梁志堅稱,港府擬設立補地價仲裁機制是好事,既可縮短發展商與政府的磋商時間,加快得出一個令雙方都接受的補價金額,亦能照顧大、中、小型發展商的需要。
去年補地價收益跌五成
陳茂波希望透過早前《施政報告》提出的補地價仲裁先導計劃,釋放私人土地發展潛質,增加供應,當局年中會公布細節。他承認今個年度提交的補地價發展項目,與過往10年平均情况比較是有距離。他稱,土地供應增加需多管齊下,當中如何釋放私人持有土地的發展潛能,是一個重要考慮。
根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2013年全年補地價總收益約有57億元,較2012年全年收益近120億元急跌超過五成。
洪水橋補價問題7年未解
目前不少新界住宅新發展項目因補地價問題膠着未能上馬,如中型發展商泛海的洪水橋地盤,可建約59萬方呎樓面住宅,便因補價問題,7年來未與政府達共識。
身兼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的會德豐副主席梁志堅稱,港府擬設立補地價仲裁機制是好事,既可縮短發展商與政府的磋商時間,加快得出一個令雙方都接受的補價金額,亦能照顧大、中、小型發展商的需要。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