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文大學、浸會大學及汕頭大學合作做的一項研究發現,長居懸浮粒子及二氧化氮濃度高的空氣污染區兒童,有較大可能出現呼吸道病徵。調查總共訪問2203名居於沙田(低污染)、觀塘(中污染)及元朗(高污染)區的小學兒童,結果發現,元朗區女童的呼吸道病徵普遍較高,其中夜咳比例高達24.9%,較沙田區的14.8%高出約10個百分點。
訪高中低污染各一區共2203童
參與此項《空氣污染對港童呼吸道疾病慢性影響研究》的學者之一、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研究教授黃子惠表示,這項研究數年前由一名博士生主力負責,至近日整理成論文發表。研究團隊與3個地區總共11所小學合作,訪問了2203名8至10歲本地學童,男、女童各佔約一半,受訪學童最少於該區連續居住12個月。
報告引述外國研究表示,已證實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濃度是引致呼吸道病徵的關鍵因素,因此當時主要按照本港各區一般空氣監測站的懸浮粒子年均讀數,選取元朗、觀塘及沙田,分別代表高、中、低污染地區。本報翻查2012年各區懸浮粒子濃度指數,發現元朗、東涌及中西區較高,沙田較低(見圖)。
由受訪學童及家長分別填寫的問卷顯示,居於元朗的學童出現夜咳、久咳或有痰等徵狀比例,普遍高於居於沙田或觀塘的學童;同一地區內有病徵的女童比例,亦普遍高於男童。以夜咳為例,高污染的元朗區有24.9%受訪女童有夜咳,同區受訪男童有夜咳的比例為18.0%,相差近7個百分點(見表)。
男童發病率 元朗沙田差距小
此外,不同空氣污染程度對女童的呼吸道發病率,影響程度亦較男童的發病率明顯。當中元朗及沙田區女童患夜咳比例,相差達10個百分點;兩區男童夜咳比例,則相差不足1個百分點。另外,沒有感冒但有痰的元朗區女童有10.3%,有同樣病徵的沙田女童僅3.2%,兩者相差達7個百分點。
黃子惠相信,元朗區鄰近邊境、污染物多數來自跨境工業活動,故此冬季本港受離岸北風影響時,污染程度相應變得嚴重。不過,黃子惠強調,上述研究屬於觀察性,男、女童受空氣污染影響程度不同,統計學上有明顯差距,但真正原因需待進一步研究佐證。
黃子惠表示,暫無明確原因解釋女童為何受影響較大,需待進一步研究,但呼籲家長,若子女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安排戶外活動時應多留意空氣污染情况。
天水圍校長﹕女生較男生常病
兒科專科醫生陳以誠表示,未有觀察女童比男童較易患呼吸道病徵,但他同意秋、冬季節兒童呼吸道發病率一向較夏季高。
至於元朗區內的聖公會天水圍靈愛小學,校長孔偉成表示未感空氣質素太差,但留意到女生一般較男生常生病,估計與較多男生恆常運動有關。他又說,學校會避免於空氣質素太差日子舉辦運動會等戶外活動。
明報記者 周婷 馬耀森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