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外匯市場瞬息萬變,受新興市場震盪影響,基金經理急平倉,去年被市場看淡的日圓成資金避險天堂,美元兌日圓一度跌穿101水平,澳元則受惠於央行議息後減息陰霾散退,匯價反撲。不過,有外匯專家直言,在不同因素夾擊下,上述兩幣升勢只屬「剎那光輝」,反而建議投資者留意紐元及英鎊,前者加息味濃,後者則在歐元區經濟勢頭屬佼佼者,均可看高一線。
雖然澳洲央行維持基準利率於2.5厘的紀錄低位,會後聲明亦指現行的貨幣政策恰當,最妥當做法是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利率穩定,而且無再提及澳元匯價偏高,令市場憧憬減息周期已告一段落,刺激澳元反彈,一度攀上0.8941美元三周高位,但未能穿升1月中的0.9054美元阻力位,隨後慢慢回落至約0.88美元水平。
澳央行:澳元理想水平為0.85
東盛證券貴金屬及外匯部執行總監盧楚仁表示,加息對澳洲而言仍是言之尚早,觀看該國貿易數據、失業率及經濟增長等數據未如理想,加上經濟受中國影響,一旦轉向,澳元後市大有機會回至0.86、0.85美元,建議投資者要趁勢沽貨。
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葉澤恒亦提醒,澳洲央行行長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曾言,澳元匯價處0.85美元可能比較接近理想的水平,故相信會以此為目標。
日推量寬 日圓看淡
兩人認為,日圓走勢長遠還須視乎安倍經濟學成效,葉澤恒指出,日圓近期回升,很大程度是由於新興市場波動,早前沽日圓買貨的基金經理急於平倉,令日圓匯價短期出現反彈,「投資者應看的是長遠因素,例如安倍的量寬措施,加上4月日本會上調消費稅,屆時量寬或會加碼,不利日圓匯價後市,投資者可繼續沽售,我估計今年或會跌至110至115日圓水平」。
盧楚仁認為,美股已調整差不多,以技術走勢而言,日圓匯價已觸雙底,相信短期會在100至105上落,長遠仍然偏弱。
紐元挑戰0.85高位
基金經理認為,日本提升消費稅後,或會再大印鈔票,令日圓匯價進一步下挫,「如果再跌一成至成半,肯定會成區內最具殺傷力的貨幣,重創中國、台灣、南韓及馬來西亞的出口業」。
各貨幣中,專家認為,紐元及英鎊今年可看高一線。盧楚仁指出,新西蘭央行於去年表明,隨着經濟進一步增強、通脹壓力上升,預期將會於2015年底前加息,幅度或達200點子,有利紐元匯價,「不論是做定存或以槓桿方式買賣均可,我自己估紐元可挑戰去年10月份的0.85、0.86美元高位」。
英國復蘇歐洲最強 英鎊勝歐元
葉澤恒同樣看好紐元,認為長遠澳元兌紐元有機會跌至一兌一水平。此外,他表示,歐元區經濟正處復蘇階段,但英國勢頭較佳,當地樓市、工業及製造業有明顯反彈,至於歐元則受區內經濟復蘇的不平均所拖累,未如英鎊般可以輕裝上路,是故英鎊較歐元更勝一籌,上望1.70美元。
明報記者
[余美玉 理財專題]
雖然澳洲央行維持基準利率於2.5厘的紀錄低位,會後聲明亦指現行的貨幣政策恰當,最妥當做法是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利率穩定,而且無再提及澳元匯價偏高,令市場憧憬減息周期已告一段落,刺激澳元反彈,一度攀上0.8941美元三周高位,但未能穿升1月中的0.9054美元阻力位,隨後慢慢回落至約0.88美元水平。
澳央行:澳元理想水平為0.85
東盛證券貴金屬及外匯部執行總監盧楚仁表示,加息對澳洲而言仍是言之尚早,觀看該國貿易數據、失業率及經濟增長等數據未如理想,加上經濟受中國影響,一旦轉向,澳元後市大有機會回至0.86、0.85美元,建議投資者要趁勢沽貨。
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葉澤恒亦提醒,澳洲央行行長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曾言,澳元匯價處0.85美元可能比較接近理想的水平,故相信會以此為目標。
日推量寬 日圓看淡
兩人認為,日圓走勢長遠還須視乎安倍經濟學成效,葉澤恒指出,日圓近期回升,很大程度是由於新興市場波動,早前沽日圓買貨的基金經理急於平倉,令日圓匯價短期出現反彈,「投資者應看的是長遠因素,例如安倍的量寬措施,加上4月日本會上調消費稅,屆時量寬或會加碼,不利日圓匯價後市,投資者可繼續沽售,我估計今年或會跌至110至115日圓水平」。
盧楚仁認為,美股已調整差不多,以技術走勢而言,日圓匯價已觸雙底,相信短期會在100至105上落,長遠仍然偏弱。
紐元挑戰0.85高位
基金經理認為,日本提升消費稅後,或會再大印鈔票,令日圓匯價進一步下挫,「如果再跌一成至成半,肯定會成區內最具殺傷力的貨幣,重創中國、台灣、南韓及馬來西亞的出口業」。
各貨幣中,專家認為,紐元及英鎊今年可看高一線。盧楚仁指出,新西蘭央行於去年表明,隨着經濟進一步增強、通脹壓力上升,預期將會於2015年底前加息,幅度或達200點子,有利紐元匯價,「不論是做定存或以槓桿方式買賣均可,我自己估紐元可挑戰去年10月份的0.85、0.86美元高位」。
英國復蘇歐洲最強 英鎊勝歐元
葉澤恒同樣看好紐元,認為長遠澳元兌紐元有機會跌至一兌一水平。此外,他表示,歐元區經濟正處復蘇階段,但英國勢頭較佳,當地樓市、工業及製造業有明顯反彈,至於歐元則受區內經濟復蘇的不平均所拖累,未如英鎊般可以輕裝上路,是故英鎊較歐元更勝一籌,上望1.70美元。
明報記者
[余美玉 理財專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