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派利市是中國人新年的傳統習慣,長輩給小朋友壓歲錢,好比送上祝福,寓意新一年健康順利。對於小朋友來說,利市錢除了是祝福,也像天掉下來的一粒糖果,突然擁有財富,就可以買心愛的玩具、電子產品、零食等等奢侈品。爸媽宜趁機教導正確理財的觀念,好好運用這筆金錢,提升孩子的財商。
財商(Finan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FQ)是指理財能力。近年流行說「月光族」、「啃老族」、「伸手黨」,形容每月花光薪金、依靠年長父母支援財政、攤大手板問父母取零用的年輕人,可見他們的財商均不高。財智基地創辦人、兒童多元智能培訓師黃紹文表示,為免孩子日後成為月光族、啃老族或伸手黨,家長宜從小培養小朋友的理財能力,平日給予零用錢外,也要讓孩子管理利市錢,從而明白「計劃3C」﹕Concept(概念)、Control(控制)、Cash Flow(現金流),知道金錢的概念與作用,如何控制金錢的運用,從中明白金錢有出有入,提升財商。
建立短中長期儲蓄計劃
今天是年初六,相信小朋友已收到不少利市,黃紹文建議家長不應認為孩子年紀小、不懂處理金錢,而替他們保管利市。「家長宜協助小朋友設定短、中和長期的儲蓄目標,以訓練他們的儲蓄習慣、計劃力及毅力。一般可以將利市分為3份,大約10%作短期即時運用,20%屬中期儲蓄,70%則長期放在銀行戶口。初小學生設定的長期目標大約為半年,高小或以上則可設定超過1年,讓小朋友可預見目標,有動力實踐計劃。」
短期儲蓄目標﹕可即時使用,家長應協助小朋友訂立「需要」及「想要」的購物清單,宜平均分配,例如花費$50購買需要的充飢小食、花費$50購買金額比普通筆較貴的卡通筆,前者是「需要」,後者是「想要」,讓孩子學習兩者的分別。
中期儲蓄目標﹕大約以3至6個月為期限,例如計劃一家人去主題公園,事前可計算交通、門票、餐飲及紀念品的費用,讓孩子負責支付餐飲及紀念品費用。不過,現時孩子不缺物質,有家長寵愛孩子,經常帶他們去主題公園,這樣就會令他們不懂珍惜。
長期儲蓄目標﹕為小朋友開設銀行戶口,並將利市放在定期儲蓄計劃,雖然利息不高,但小朋友可認識利息計算,培養未雨綢繆的觀念。現時不少小朋友想買智能電話及平板電腦,家長可利用長期儲蓄目標來延緩他們的滿足,可配合平日儲蓄的零用錢,達成目標。另外,家長不宜將成績、做家務以金錢掛鈎,因為那些都是孩子的責任,若給予金錢獎賞,容易令他們變得功利市儈。
長輩向小朋友派發利市是傳統習俗,黃紹文建議家長不如一反傳統,跟小朋友一起將祝福、圖畫畫在顏色紙上,放入環保利市封,當小朋友收到利市時,可以回贈給對方。小朋友可以從中學習分享(Share)、給予(Give)及拿取(Take),體驗在真實社會中是需要付出、給予,才能得到想要的,學會循環的經濟理念。此外,在遊戲中,小朋友學會不計較利市內的金額,明白利市是長輩給予的祝福,從而建立正確的態度,學會樂意跟別人分享、樂於捐獻。
【家長分享﹕全數利市存戶口】
Bryan(10歲)去年收到大約$5000利市錢,媽媽佘太表示從兒子5歲時已替他開設兒童銀行戶口,每年將利市全數存入戶口,預計今年亦會收到數千元利市。「他沒有要求將部分利市錢拿來買東西,平日也有零用錢,他想要的東西,可自行用儲蓄購買,又或是由我買給他。我們有共識將利市放入銀行,待他18歲時,由他自行管理。我沒有要求將利市錢用作教育基金,只希望他知道有個錢傍身,以備不時之需。」
小模特兒﹕Begonia
文﹕顏紫燕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