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乖乖女駁嘴 訓練營學壞?(9-13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05日 06:35
2014年02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女兒10歲,一向是乖乖女,循規蹈矩,從不會逆我們的意思,但剛參加完一個五日四夜的野外訓練營後,她性格突變,常說自己大個女,更開始駁嘴,而且很不合作,令我們很傷神。本來參加這個camp是想訓練她的自理能力,想不到有反效果,我是否做錯了?應如何跟她溝通?


女兒已經10歲了,教養一個步向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先要明白「他們會有自己想法,這是青春期成長的必經階段」。其實子女想有自己的決定或想法,某程度是一件好事,關鍵在於,如何讓他們去決定自己的生活或生命,這是家長們必須學習。


關心女兒經歷 了解訓練營內容

為何女兒只去了五日四夜的訓練營,回來後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首先,家長要以關心的態度與女兒傾談,了解她在營內學了些什麼?經歷過什麼?最好玩又是什麼等等,並且嘗試了解訓練營的內容,以及它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小朋友學到什麼?家長須知道,坊間有些訓練營辦得很不錯,有些卻真是大有問題,家長宜清楚了解。


注意孩子有否誤解信息

如果家長已了解到訓練營的課程、內容都是正常正路,便要留意女兒會否誤解了訓練營的內容,例如營內可能教﹕「長大了,很多事情要自己做」,可能女兒錯誤解讀為﹕「所有事情要自己決定,父母不要插手」。如家長發現有此情况,雙方便要好好傾談。傾談時,父母要注意用詞及表情,以分享的形式而不是批判女兒。透過傾談,就知道究竟是訓練營出問題,抑或是小朋友的理解有差異。


在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以下兩點﹕

1、女兒可能在營內感到自己有自由的權利,但她向來循規蹈矩,因此不懂拿揑自由的尺度,誤會自己可決定一切,以為不聽父母的才是「大個女」的特質。


如此,家長就要與小朋友談談自由的尺度,解釋自由是什麼?怎樣才能享受自由?在享受自由之餘,如何尊重別人和顧及他人需要?

女兒也可能在營中初嘗自由的滋味,卻沒想過對責任的要求,這時家長可跟她討論權利和責任的關係,如想自己作決定,就要知道承擔的後果,某些事情究竟應否做?做了會有什麼後果?教她一些權責的方程式,讓她知道遇到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2、另一個重點是,家長說女兒原先循規蹈矩,不逆父母的意思,但當去過訓練營後,便突然變得會駁嘴,很不合作。這是否意味着女兒之前的循規蹈矩及聽話,其實是壓抑了自己?其實是不同意父母,只不過因習慣聽話所以不去反駁?經過了訓練營這個誘因,讓她發現自己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兩代溝通 助重整親子關係

其實,這可說是一個機會,如果她當真對過往的循規蹈矩感到不滿,父母可了解她對事情的看法,彼此坦誠溝通,這對長遠建立關係更有幫助,讓家長提前重整與女兒相處的關係,或了解到自己對容納小朋友自決的權力有多大。這是讓兩代溝通的一個好機會,家長不用太擔心。


資料提供﹕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註冊社工)陳香君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