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我們這一家﹕「享受為囡囡頻撲」長青網文章

2014年02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4年02月05日 21:35
2014年02月05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有些人窮一生追逐金錢名利,或矢志在事業上有一番成就,也有些人只追求一個幸福家庭。上天似乎特別眷顧Esther Ma(馬天惠),如今幾近知天命之年,她不但擁有自己的公關公司、獲選為成功女企業家,跟家人關係同樣要好;一對女兒又跟媽媽一樣,成為女拔萃學生。家庭與事業,Esther演繹得同樣出色,然而成功非僥倖,她自有一套成功秘笈。


Esther Ma是公關公司老闆,典型的事業女性,連坐車的時間也不放過,用盡空檔來致電記者或跟客戶談公事;另一方面,她又是個關心女兒的母親。很多人說,女性要兼顧事業,總得放棄一些親子時間,但育有8歲女兒卓妍和6歲卓蕎的Esther,盡量每天帶兩個女兒上學,下午接她們放學及到興趣班;逢周六晚,一家四口總會外出吃飯,然後在家中齊享電影之夜,周日早上則一起上教堂。


分配工作 盡量每天接上學放學

時間對雙職媽媽來說是奢侈品,但Esther藉着「老闆」身分之利,輕鬆地分配工作與家庭時間。「我主要在周一至五工作,而一般event都在孩子放學前進行,所以每天送女兒上學後,我還可以做點運動才回公司開會,完成event後再接她們放學。不過有時候event在晚上舉行,便不能接放學。」


Esther笑言很喜歡為女兒「頻撲」,當作做運動。「遇着她們考試,我還可以在上學途中,跟她們溫習重點。」然而作為一般打工仔,早出夜歸,又如何掙回寶貴的親子時間?「可以先請親戚或補習姐姐跟功課,但無論如何,父母回家後都要爭取時間,看孩子的功課,睡前跟他們讀一篇小故事或文章。」Esther說。


喜愛做老師的Esther,在女兒牙牙學語時,曾試過在家自組playgroup,又自製flash card,教女兒和朋友的孩子唱歌認字。「她們現在長大了,少了玩樂時間,平日放學及周六都會上興趣班,所以總要安排一些時間如周六晚給她們放鬆一下。」


入名校女兒意願 「普通校也可成功」

Esther在女拔萃度過12個年頭,之後赴美攻讀大學,兩個女兒亦現於拔萃女小學分別念小二及小一。女拔學生一向給人自信、禮貌、堅毅的印象,這幾點不難在Esther身上找到,讓女兒入讀自己母校,是否寄望她們將來也成為女強人?


「很多女拔畢業生,的確會成為事業型女性,但當中仍有些留在家相夫教子。我婚後經歷了3次小產才擁有這兩個女兒,感到十分難得,所以不想向她們施壓。我毋須她們每次考試測驗拿100分,只要有上進心、學習心便可以;更不一定要她們走我的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教導她們人生4個P﹕passion(熱誠衝勁)、positivity(正能量)、perseverance(堅毅不屈)和philanthropy(行善助人)。之後,她們應該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也許你會問,Esther的女兒已是名校生,當然安心,未入到名校門檻的,又怎麼辦?「有家長覺得子女入不到名校便完蛋,是醜、沒有前途,這是很短視和可笑。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優點,也許同學間競爭沒那麼大,也許老師教法很好,也許同學相處和諧……普通的學校,一樣造就到成功的人。有時候家長又可以這樣想,子女未能入讀傳統學校,或者可能國際學校更適合他們?最重要是按小朋友性格選校,只要選對,他們便會shine(發亮)。而且你以為讀名校沒有代價嗎?學期開始才兩個月便有測驗了,可能有些孩子會覺得很辛苦。」


原來,當初選擇入讀女拔也是女兒的意願。「大女兒選小學時,我問過她想念哪間學校,最後她表示想入我的母校。為表誠意,當年只替她報了兩間學校,女拔取錄後,我便立即到另外一間退學了。」


給女兒少少框框多多自由

曾在外國念書的Esther,指很多人覺得她很「鬼妹」,她坦言跟孩子相處時十分開放開通,什麼事情都會問她們意見。「周六晚上外出吃飯,我會問她們想吃什麼,再一同搜尋餐廳。即使是她們的房間設計,也是大家一同商量。不過有時我會在開放中給她們一點框框,例如跟爸爸慶祝生日,我會讓她們自己挑選衣服,但因為喜慶關係,我要求衣服當中要帶一點紅色;興趣班都是她們自選,若想放棄,我會請她們自己跟老師提出,休息半年後再檢討要繼續學習還是停止,都由她們自己決定和跟進。」


【出書記心路歷程】

Esther今年推出HarvEst of the 7 Human Vines一書,記下她多年來從當老闆、企業家、妻子到媽媽的心路歷程。($100)


文﹕顏燕雯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